時隔三年,被不少網友稱為“小華為”的拓維信息(002261)再次錄得逾10億元的巨額虧損,在此背后,巨額商譽減值的“戲碼”再度重演。針對此,深交所近日對其下發了問詢函,質疑其是否存在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進行“財務大洗澡”;與此同時,2022年期間,拓維信息的銷售、采購前五大客戶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為投資)均位列第一,其中,對華為投資的采購金額占比更是超70%,對此,深交所也提出了質疑。
時隔三年巨虧再現
(資料圖)
巨額商譽減值“重演”
繼2018年度錄得凈虧損13.66億元后,時隔三年,拓維信息2022年度報告再次錄得10.19億元的巨額虧損。
而前后兩次巨額虧損背后,巨額商譽減值均是 “元兇”。
根據拓維信息有關2022年度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公告,顯示,商譽減值準備計提約7.55億元,具體包括海云天科技、火溶信息等11家公司。其中,海云天科技、火溶信息計提的金額最高,分別為4.41億元、2.07億元;另外,山東長征計提0.20億元商譽減值。
另外,根據拓維信息2018年度的資產減值公告,顯示,商譽減值準備計提12.08億元,具體包括上海火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火溶信息)、山東長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山東長征)、深圳市海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前述海云天科技),分別計提5.31億元、3.94億元、2.83億元。
可見,拓維信息前后兩次的巨虧,商譽減值是主導因素。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拓維信息最近五年前后兩次巨額虧損,海云天科技、火溶信息、山東長征均參與商譽減值,并且,從數額來看,海云天科技、火溶信息均呈現億元級別的商譽減值。
那么,這些商譽又是從何而來,業績表現到底如何?
其中,2015 年 11 月 06 日,拓維信息被核準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深圳市海云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 14 名交易方合計持有的深圳市海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該收購事項形成商譽 84,267.54 萬元。
2015 年 11 月 06 日,拓維信息被核準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常征等 14 名交易方合計持有的山東長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該收購事項形成商譽 45,555.8 萬元。
2014 年 11 月 20 日,拓維信息被核準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王偉峰等6 名交易方合計持有的上海火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0%股權,該收購事項形成商譽 82,660.14 萬元。
筆者注意到,上述收購完成后,在業績對賭期間,火溶信息、山東長征、海云天科技均存在未完成業績承諾的情形。其中,火溶信息 2015 年度利潤僅完成業績承諾的82.25%;長征教育 2017 年度利潤僅完成業績承諾的 71.19%;海云天公司 2018 年度利潤僅完成業績承諾的 69.67%。可見,該些標的公司早已在業績對賭期間已出現業績未達標的“風險”。
并且,針對海云天科技的業績補償,目前尚未“塵埃落定”。拓維信息在2022年度報告中提及,公司于 2020 年 9 月 2 日對 2018 年度海云天科技業績承諾補償義務人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于2020 年 9 月 9 日收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2020 年 11 月 18 日收到《民事裁定書》、《查封、凍結、扣押凍結通知書》,對海云天控股、劉彥名下的相關銀行賬戶、股權和房產予以凍結,于 2022 年 6 月 16 日收到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2020)粵 03 民初 4617號,訴訟雙方均對一審判決表示不服,并于 2022 年 7 月分別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22年 10 月,二審法院召集雙方進行了法庭調查,二審正式開庭時間尚未確定。
除此之外,針對校訊通業務的公司,拓維信息提及,2016 年之前,公司基于當時的教育行業發展戰略,為打破教育行業的區域壁壘,先后收購了 7 家不同區域的教育服務公司,取得了大量用戶資源,7 家公司累計形成商譽 7,978.42 萬元。
不過,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上述七家公司業績齊齊“淪陷”。拓維信息表示,上述 7 家公司均屬于公司教育服務中校內服務板塊,主要從事基于校訊通的家校互聯業務及其增值業務。受行業技術升級、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客戶需求的變化影響,基礎類產品用戶數減少等因素影響,業務持續收縮。2022 年各公司業績均同比大幅下滑。
針對巨額的商譽減值,深交所要求拓維信息“說明對子公司各年度計計提商譽減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通過一次性計提商譽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形”。
高度依賴單一客戶?
七成采購靠華為投資
除了巨額商譽減值“重演”致年度盈利時隔三年再陷巨虧受到關注外,針對拓維信息業務上高度“依賴”華為投資的情形,深交所也提出了質疑。
上述問詢函顯示,2022 年度,拓維信息向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投資”)銷售、采購金額分別為 32,141 萬元、109,137 萬元,較 2021 年度分別增長 17.2%、38.6%;其中,對華為投資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金額的 70.67%。
同時,筆者留意到,2022年度,拓維信息的前五大銷售客戶、以及前五大采購客戶,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均位列第一。
對此,深交所要求拓維信息“補充說明對華為投資銷售、采購的具體內容、金額;并結合業務模式,說明上述交易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是否對單一供應商存在重大依賴及應對措施。”
其實,從拓維信息去年的財報,可見,其與華為在業務上的合作不斷擴大。
拓維信息表示,公司自 2017 年成為華為云首批 4 家同舟共濟合作伙伴以來,基于對國產化、技術趨勢的敏銳判斷,以及在長期合作中與華為構建的堅實互信基礎與共贏經驗,不斷拓寬與華為的合作領域。近年來,公司與華為在鯤鵬、昇騰、開源鴻蒙、華為云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并圍繞鯤鵬/昇騰、開源鴻蒙業務成立了多家控股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華為生態中“鯤鵬/昇騰+開源鴻蒙”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在該過程中,通過與戰略協作與組織協同,公司不斷實現技術賦能、能力互補、資源共享與渠道復用,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有網友指出“拓維本來就是靠華為才有人氣”、“拓維本來就是小華為”,也有網友表示“怪不得說拓維常駐有華為員工,估計就是華為的子公司白手套”。
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拓維信息去年全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也是近三年來首次為負,即凈流出3.14億元。對此,深交所要求拓維信息“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后續,拓維信息將如何解釋上述疑點,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深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