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給俺發了這么多生活補貼,現在又送來了過年的東西,怎么謝謝你們才好呢?”11日,農歷臘月初九,臨沂市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101歲老人劉振葉家中,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老人對前來送花生油、面粉等過年福利的村干部不停說著感謝的話兒。
雖正值“三九”,天氣寒冷,南村社區居民區內卻是喜氣洋洋,暖流涌動。“我們家的分紅到賬了。”“我也收到了信息,村里給俺的銀行卡里打來了16000元。”在南村社區居民區,居民們喜悅地傳遞著這些好消息。
為讓居民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社區向全村1815人每人發放了4000元分紅的過年大“紅包”。另外,給403位60歲以上老年人,分不同年齡段發放了共計71.8萬元老年生活補貼。僅今年春節,村里發給居民的“紅包”,就達到了797.8萬多元。除春節大“紅包”,村里還向居民發放了價值24萬元的花生油、面粉等節日生活用品。對于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居民,社區領導把老年生活補貼和年貨送到家里。92歲的尹作森拉著前來看望他的南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鳳德的手,滿意地說:“村里分給我們的錢太多了,根本花不了。”
該社區的福利待遇真不少。不僅有分紅,從2009年開始,只要家里的孩子到了法定結婚年齡,社區會免費為其分配一套住房,解決了很多人的后顧之憂。據統計,近10年來南村社區用于居民民生方面的支出已經達到3億多元。
究竟是什么讓南村的福利待遇如此豐厚,居民生活幸福得令人羨慕不已?
以前,沂南縣南村社區集體經濟較薄弱,2005年,村里老黨員、群眾代表多次自發找到本村退役軍人、民營企業家李鳳德,邀請他回村帶領大家干。李鳳德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后,村集體經濟迅速發展壯大,2021年,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22.1億元,集體收入1.49億元(連續9年集體收入超億元),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8萬元。
村里家底厚實了,把民生當成重要工作抓緊抓好,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分紅7000元,60歲以下的4000元,僅分紅等支出,每年達到1100多萬元。“這些年我們村有個雷打不動的規矩,就是每年臘月初九給大伙分紅,發過年用品,讓大家紅紅火火過個大年。”李鳳德說:“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決不讓一個人掉隊。”(記者 姜曼 通訊員 鄭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