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騰訊收購搜狗股權案已獲無條件批準”消息傳來,在港上市的一眾互聯網公司終于一改頹勢。但是,此前國內互聯網公司已經低迷多時,與年內高點相比,不少股票甚至腰斬。昔日最猛賽道為何急速降溫,這一次相關公司是否能趁勢走出低谷?
一則消息引發的反彈
昨日,在港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集體爆發,快手飆升10%,美團、騰訊均大漲逾5%,阿里巴巴、百度也大漲超4%。截至收盤,快手漲幅定格于5.69%,騰訊、美團、阿里巴巴漲幅均超過3%。
消息面上,7月1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披露了一批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騰訊收購搜狗股權案已獲無條件批準,這意味著騰訊終于有了自己的搜索。去年9月,騰訊與搜狗簽署了私有化協議,擬35億美元收購搜狗(人民幣約220億),交易完成后搜狗將成為騰訊全資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剛剛因這一股權收購案遭罰50萬元。此前,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3年9月16日,騰訊與搜狐簽訂協議,收購搜狗36.5%股權,并于當日完成交割。交易完成后,騰訊與存續股東搜狐分別持股36.5%和38.1%,并共同控制搜狗。
根據《反壟斷法》,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然而騰訊并未就此案件主動申報,因此受到了監管總局處罰,被罰款50萬元人民幣。
不過,這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還顯示,該案構成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這意味著,相關部門認為2013年的股權收購案并未對市場造成壟斷影響。
受此影響,昨日騰訊成為反彈的領頭羊,上午股價漲幅一度達到5.24%,最新總市值為5.33萬億港元。
遭遇最強拋售
但昨日的上漲只是稍微緩解了互聯網股集體低迷的趨勢。事實上,在昨日反彈前,互聯網股正遭遇年內最強的一波拋售。昨日,盡管恒生科技指數大漲1.94%,就在7月9日該指數盤中觸及7152點,相比今年2月的高點,跌幅高達35%,創出最近10個月新低。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除了一些制造業科技公司外,主要以互聯網公司為主體,這些互聯網公司股價的大幅下跌,成為恒生科技指數走低的主要因素。
K線顯示,7月9日,騰訊控股盤中股價一度觸及509.5港元,創出今年以來新低,較今年2月份高位下跌超過三成。另一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的港股也于同日跌破190港元,創出最近一年多的新低。今年5月中旬,美團盤中股價見240港元,3個月內幾近腰斬。此外,小米集團自年內高點跌幅也超過20%。從近一個月的南向資金流向來看,資金正在從上述個股撤退。
中概股方面,科技股近期同樣跌幅較深,與年內高位相比,包括趣頭條、歡聚、獵豹移動、虎牙直播等已然腰斬。
據了解,重倉港股互聯網公司讓不少機構苦不堪言。近日,知名私募格雷資產向投資者公開道歉,公司重倉的港股互聯網企業處于持續調整中,消費行業的食品飲料板塊基本處于橫盤狀態,使得產品凈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
對板塊估值仍存分歧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港股互聯網龍頭的回調,是多重因素的綜合表現。國家加強對互聯網行業監管的政策,市場對反壟斷監管風險產生一定擔憂,從而觸發了板塊回調。就在7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互聯網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開罰單。此外,由于前期該板塊斬獲了豐厚盈利,也讓市場對板塊估值存有嚴重分歧。
對此,天風證券認為,互聯網平臺需要在商業考慮外承擔必要的國家要求和社會效益,而這種適應雖帶來短期的挑戰,但中長期更有利優質公司發展,因此投資者一方面不必過度悲觀,同時密切關注監管推進及企業的應對效率。
前述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也對港股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機會堅定看好,認為整個市場包括港股互聯網,股票估值和風險釋放程度已經達到尾聲,可以提高倉位。
不過,記者接觸的滬上券商研究員直言,騰訊收購搜狗股權案無疑是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但如果后續走勢不強,仍只能理解為超跌反彈。建銀國際也最新發聲,判斷恒生科技指數今年將再下跌8%,理由是其估值高于10年平均水平。建銀國際的文件表示,香港的股市在下半年將面臨流動性拐點,并且受到美元走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較高的估值也對該板塊起到了拖累作用。恒生科技指數在6月25日的估值為13.6倍,超過了過去十年的9到13倍的范圍。(記者 江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