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腳步越來越快。記者昨天采訪多個政府部門獲悉,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發力點。未來一段時間,預計會有不少亮點項目加速推進,讓申城市民和企業有更強的“數字獲得感”。
出行:停車難找到突破口
交通出行的數字化轉型方面,上海近期將重點推進“三碼整合”和“便捷停車”。
市交通委科技信息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國慶前后,上海將實現公交乘車碼、地鐵乘車碼、隨申碼“三碼整合”。屆時,部分地面公交、輪渡線路將可試點應用“隨申碼”掃碼乘車。年底前,上海將力爭把“三碼整合”推廣到磁懸浮及9條具備實時通信條件的地鐵線。
停車難也有望在數字化轉型中找到解決的突破口。據悉,上海將結合智慧物業建設,把具備條件的小區停車位動態信息,接入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進而推動社區內停車設施的錯峰共享。按計劃,年內全市將提供100個停車共享項目,市民可通過“上海停車” App,查詢了解路段、時段、價格等信息,自主選擇共享停車項目,完成一鍵簽約。
事實上,交通數字化方面,上海還在推進一個非常重要的“后臺項目”。市交通委表示,這一名為“MaaS(出行即服務)”的系統,將打造一個可以對交通數據進行統一歸集、共享和支付的平臺。目前,MaaS主體公司正在籌建,1.0版將重點圍繞一鍵叫車、便捷停車、綠色出行引導等“小切口”進行建設。
教育:推進10類數字化場景
本市近期的教育數字化轉型,重點是賦能教育模式變革和教育綜合改革,建設數字時代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市教委信息化工作處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將聚焦師生家長的“急難愁盼”,統籌推進教、學、管、考、評、研、服務、資源、實踐活動、家校互動10類教育數字化場景,計劃先選擇教育數字基座、大規模智慧學習、虛擬仿真實訓、高校智能綜合評價、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管理“園園通”、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等重點場景,打造一批高質量、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項目。
而在政策方面,上海將在“十四五”時期試點優化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結構,加大數字教材等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采購。為了促進相應的人才發展,上海將試點把“數字貢獻”(課件在線點擊率、開設網上公開課等)納入教師職級評價體系,另外將在部分學校增設數字化部門和專業崗位序列,完善職業晉升途徑。
國資國企:推出“首席數字官”制度
為全面促進國有企業整體煥新,國有資本倍增擴能,國有經濟生態重構,市國資委正在構建有利于國企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和服務體系,重點是推進數據治理、體制機制變革,建設數字化賦能平臺。
市國資委創新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探索對數據資產的價值進行量化,從而把數據資產納入國資保值增值考核,以促進數據價值的釋放。
同時,上海將按“一企一策”模式加大對數字經濟的支持力度。具體來說,將選擇部分市屬企業落實“首席數字官”制度;在部分企業,探索把數字化轉型納入領導人員任期考核,把經認定符合條件的數字化項目投入,在經營業績考核中按150%視同于利潤。
另外,本市國資系統還將打造一個具備“云、網、數、安、鏈、智”等技術能力的國資數字整體賦能平臺,并在交通、制造、商貿行業,建設數字賦能的“子平臺”,形成“1+N”的格局。(記者 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