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建筑工程停車庫(場)設置的三個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已于近日發布。記者昨天從市住建委獲悉,為有效保障住宅基本停車需求,2021版《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將新建住宅小區的商品房配建停車位指標調整為不低于一戶一位的標準。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設施運行監督處處長朱華勇介紹,2021版《建筑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進一步細分建筑類型,將住宅類型分為商品房、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住房(成套小戶型住宅)、廉租房(成套單人行宿舍)、農民相對集中居住住宅等類別。其中,新建商品房配建停車位指標調整為不低于一戶一位的標準,并適當上調了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經濟適用房)的配建停車位指標,補充了農民相對集中居住住宅的配建停車位指標。
此外,新增教育類設施宜配置地下停車庫,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宜按不少于教職工編制數的50%配建車位。同時,明確了宜結合學校圍墻后退紅線空間劃定主要針對接送學生高峰時段的臨時停車區(平行式停車泊位),并鼓勵利用地下空間建設機動車停車設施,以及家長臨時接送泊位和學生等候空間。
《上海市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技術導則》中,不僅提出臥室床頭設置緊急呼叫按鈕、在老年人經常活動或容易摔倒的地方設置無線探測報警設施等套內空間的適老化改造措施,還提出了小區環境和公共空間也要進行適老化改造,比如老年人主要活動場地要采用平整、防滑、耐磨的材料,室外照明要適當提高照度等。市住建委標準定額管理處處長陳雷表示,從明年開始,上海將把小區內的架空線入地、環境和公共空間的適老化改造,融入到“美麗家園”建設、舊改和舊住房更新改造、成套化改造等實事工程中去。
《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技術標準》的發布,則填補了上海加裝電梯地方標準的空白。上海市房管局城市更新處二級調研員徐曉峰表示,新標準分別對加裝電梯工程的可行性評估、房屋專項檢測、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提出了標準化的技術要求,特別是針對房屋專項檢測、結構安全、消防、無障礙設置等技術難點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記者 裘穎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