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資本邦了解到,有消息稱,港股公司理想汽車(02015.HK)從黑市收購了數千片電子駐車(EPB)芯片,該芯片的正常價格約為6元/片,而理想汽車的收購價格高達5000元/片,超出正常價格800多倍。
對此,理想汽車回應稱,消息并不屬實。但不可忽視的是,受疫情影響,“芯片荒”的情況仍未緩解,汽車行業因此減產停產的消息更是家常便飯,芯片價格飛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由此,為了保產保供,很多車企的董事長均親自帶隊進行芯片采購,更有車企不惜加價上百倍進行采購。也有不少房企選擇了減配”交付,即向部分消費者交付功能不完整的新車,來最大化的保障產品供應。
10月8日,理想汽車發布關于“理想ONE交付方案溝通”的文件。其表示,原定10月至11月交付的用戶,可選擇交付“1個前正向+2個后角毫米波雷達”的3雷達車型;如果用戶不選擇“三雷達車型”,則需等到12月后才能提到五雷達完整版車型。
理想汽車進一步稱,僅安裝3個毫米波雷達的車型暫時不開放自動并線和前方橫穿車輛預警,其他ADAS功能均可正常使用,理想汽車也已經完成了3雷達車型的測試。
”缺芯“背景下,今年9月,理想汽車銷量出現大幅下滑,數據顯示,理想汽車9月交付量為7094輛,環比下降24.8%,造車新勢力三強“蔚小理”中僅理想汽車銷量未破萬輛。
而在8月,蔚來同樣深受缺芯影響,其交付5880輛,環比下滑25.86%。公司解釋,由于馬來西亞的疫情影響,直接導致輛蔚來個別零部件的供應嚴重受限,生產端受到制約,影響了8月的交付量。
事實上,自10月起,全球范圍內已有多個汽車工廠暫時停工停產,涵蓋了大眾、通用、日產、豐田等多家汽車企業,究其核心原因,均是由于芯片短缺。
有專業人士表示,短期來看,全球缺芯的問題仍難以緩解,減配即便不是長久之計,但是各企業為了能滿足基本的新車交付量,在不影響車輛安全的情況下,減少一些可加裝的配置也無可厚非。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資訊,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