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網訊(記者 單毅 朱紹祥 報道 王鼎鑫 攝影)“亮了、亮了……”家住空港經濟區的李阿姨高興地談起自己最近的感受。春暖花開的日子到了,蟄伏了一個冬季的人們,開始走出家門,迎接這美好的春意,“疫情防控期間不能出遠門,晚飯后,在家門口的空港中心湖逛逛也挺美。經過一個冬天,我發現,這路燈比之前亮了。”
民生從來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近日,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中心大道、流霞路、東五道等居民區周邊主要道路以及海港片區等道路兩邊一盞盞科技感十足的智慧路燈正式“上崗”了。
記者從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了解到,智慧路燈項目是天津市政公用照明領域首個開展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范圍涵蓋空港、臨港、海港三個片區,涉及公共道路131條,照明設施18000余盞。升級改造后的路燈風格簡潔,美觀大方,更加貼合活力新城底蘊,讓城市增色不少。
“項目主要包括路燈提升改造、‘背街里巷’和‘有燈不亮’專項整治及智慧路燈平臺建設。”保稅區城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濱海新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以來,保稅區先后多次組織對全區市政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其中就包括對現有路燈照明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提亮,“提升改造后,不管車行道還是人行道的整體照明效果都有了明顯提升,居民也很滿意。”
近年來,保稅區不斷探索創新推進基礎設施智慧化,提升城區管理精細化水平。此次智慧路燈項目通過智能化、專業化的科學設計光源模組、光照管理模式以及智慧路燈控制系統,實現單燈控制、亮度自動調節和實時監控管理等功能,保障路燈全天候高效穩定運行,提升公共照明設施能效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政府公共照明設施成本,提升社會效益,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同時,智慧路燈項目也是保稅區助力國家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智慧路燈項目已更換路燈11000余盞,正在進行空港區域收尾和臨港區域施工工作,預計4月底前全部完成。預計項目全部完成后,每年可節電1200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000噸,折合發電用標煤3800噸,公共道路照明設施綜合能耗降低約55%,在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總體環境下,對城市公共節能有著積極的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