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對于一家雛鷹企業來說,高質量發展往往意味著掌握核心技術與工藝、在細分賽道中占領一席之地以及可持續拓展的應用領域。在濱海高新區,京中(天津)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在4年多的發展中圍繞“納米復合材料”這一領域持續發力,逐步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濱城發展路。
“降本增效打造好產品和延伸適合產品落地的應用場景這兩件事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京中(天津)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那明揚說。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再到“賣解決方案”,在濱城創業以來,京中納米逐步搭建起了立體化多維度的產品體系。目前,公司形成了以3D納米防臭抗病毒口罩、抗病毒免洗手噴等為代表的終端消費品;以光伏自清潔材料服務為代表的納米工程服務;以長效抗病毒納米復合材料、親水自清潔材料為代表的納米原材料這三項核心業務,并衍生出多項子業務。
“在延伸應用場景的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嘗試提升工藝水平,把過去昂貴的納米技術新材料的成本‘打下來’。”那明揚說,“以光伏自清潔材料服務為例,公司的技術團隊通過優化工藝,把整體成本降低了70%,有效地提升了市場競爭力。2021年7月,公司團隊在山西大同的光伏電站中應用了自主研發的納米自清潔材料。通過一整年的對比,應用了光伏自清潔材料服務的一兆瓦太陽能硅片的發電量提升了17%。這樣的成績不僅讓公司收獲了來自光伏行業的‘橄欖枝’,也讓團隊成員在新的領域感到信心備至。”
一手抓業務、一手抓研發。小到金黃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等菌株,大到菌落測試儀等醫療級別的儀器設備,在不斷探索應用場景的過程中,京中納米一邊做項目、一遍做檢測、一邊積累數據,只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實現降本增效。如今,京中納米已擁有2項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產品覆蓋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青海、山西、河南等多個城市和地區。
據介紹,2022年下半年,京中納米將繼續深耕納米材料的應用開發,進一步擴大銷售覆蓋面,同時力促產品“出海”,走國際化發展道路。對此,那明揚表示,在濱海新區做出口業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不僅擁有良好的港口條件和政策環境,還聚集了大量具有行業經驗的物流人才,這對公司產品走向海外是非常好的助力,也是現階段公司發展的最優選擇。(企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