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曼徹斯特馬士基”號貨輪停靠在天津港東疆太平洋碼頭,船上的793個集裝箱的外貿貨物在這里順利完成接卸。據了解,該批貨物由馬士基航運公司班輪自境外運抵上海洋山港,辦理沿海捎帶轉運手續后運抵天津港。
一年來,在天津海關等部門的推動下,天津口岸“先行先試”外籍航運公司保稅港區間沿海捎帶政策,由馬士基航運承運的首票外資船公司沿海捎帶貨物自上海洋山港裝船發運駛往天津港,全國首票境外班輪公司“沿海捎帶”業務落地天津港。國際班輪沿海捎帶政策的實施,有助于利用國際班輪的閑置運力,進一步吸引原先在海外港口中轉的貨物向我國沿海港口聚集,壓縮進出我國貨物的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外貿保穩提質。
如今,境外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在天津港開展中轉業務已是新常態。據了解,已有多家外籍航運公司獲得交通運輸部的許可開展外貿集裝箱貨物沿海捎帶業務。 自去年首航試點成功,天津港已經開展了近兩萬標箱的境外班輪沿海捎帶業務。同試點前在海外港口中轉相比,沿海捎帶試點的進口新路徑為廣大企業節約了7-20天的運輸總時長。
“沿海捎帶政策的實施,對于充分利用閑置運力、優化航線布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天津港港口功能變得更豐富,吸引了更多的船舶和貨物在天津港集散中轉。再加上天津海關近幾年推行的一系列‘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離港確認’等政策,讓我們深切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進一步豐富了港口功能,貨物在天津港的運輸成本和物流時間大大降低,也讓我們在拓展國際物流航運市場方面擁有了更多主動權。” 天津中遠海運物流負責人朱經理表示。
據天津海關口岸監管處陳津燚科長介紹,為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外貿保穩提質,吸引更多貨物在天津口岸中轉聚集,天津海關充分發揮海關雙循環交匯樞紐節點作用,優化監管方式,通過新增沿海捎帶轉關方式、測試優化業務流程、設立沿海捎帶專崗、密切兄弟海關間配合等措施,支持保障沿海捎帶業務順利開展、推動外籍航運公司沿海捎帶試點政策落地。同時,持續推進口岸智慧管控改革實踐,構建裝卸、運輸、堆存、進出卡口全流程的智慧監管體系,持續深化‘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業務模式改革,支持沿海捎帶業務便利化開展。
天津、上海兩地海關聯合建立協調機制,理順“沿海捎帶”貨物轉關、查驗等事宜,實施船舶抵港前船舶、箱封清單等通關信息預確認,支持保障港口間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順利開展。通過優先查驗、優先送檢環比壓縮進口水果沿海捎帶通關時間40%,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指導企業“一站式”做好資質申請、船舶備案、報關準備等前期工作,推行“線上受理-線下交單”并行申報模式,壓縮業務辦理時間,豐富外貿貨物運輸路徑,吸引國際班輪航運公司以往在境外港口中轉貨物向我國港口聚集,壓縮進出我國外貿貨物的港口間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
這些政策效應在今年得到延續,創新成效顯現,監管服務實現提質增速。今年,上海洋山-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間開展國際航行船舶沿海捎帶業務達1.78萬標箱,同比增長15%,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天津港港口功能得到進一步豐富,這也將為天津港擴大集裝箱吞吐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