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日,以“銀行業保險業深入推進金融消費者保護”為主題的第281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2022年第4場)在北京召開,重慶銀保監局局長蔣平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與會議,并介紹監管部門在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方面的舉措和成效。
據蔣平介紹,重慶銀保監局積極順應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主動地運用監管科技,引導精準的服務、實現精準的保護,從更高的站位、更廣的維度保障消費公平,發力方向主要為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規范金融數字化轉型,促進消費公平,提升消費者“獲得感”。加強功能監管,規范線上信貸業務轉型,系統梳理銀行與平臺合作開展線上貸款過程中暴露的普遍性問題,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重慶版互聯網貸款合作業務監管細則,為消費者保護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強行為監管,推動消保痛點整改,要求轄內銀行和消金公司把消保要求拓展貫穿到線上信貸業務全流程管理中,前置嵌入到業務上線前的設計、評審和測試環節。
第二是是優化數字金融服務,擴大消費公平,提升消費者的“幸福感”。建設“數據總線”,優化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針對數字化金融服務對數據的巨大需求,以重慶銀保監局為中心節點搭建了銀政大數據互聯互通平臺“金渝網”,成為金融系統和政務系統之間的“數據總線”,大幅度降低了金融機構數據成本,也為普惠型數字化金融產品的大量涌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消除數字鴻溝,保障消費者普遍享受數字金融的權益,聚焦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聚焦脫貧地區、邊遠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等特定區域加強金融服務的宣傳和服務設施的升級,開通銀發柜臺、大字版的手機銀行、開通方言銀行等等。
第三是強化數字金融監管,保障消費公平,提升消費者的安全感。堅持“前端消保”、“主動消保”理念,大力推進監管數據平臺建設,通過科技賦能,推動消保工作由傳統的事后處置向事前預警轉變,從被動應訴向主動保護延伸。
同時蔣平提到,重慶銀保監局指導川渝兩地協會聯合建立了川渝保險糾紛調處一體化機制。通過發出行業倡議,去年7月末到年底,川渝兩地8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減免異地個人借記卡存取的手續費130多萬筆,減免金額將近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