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上,近期A股CXO表現出抗跌性,頭部公司如藥明康德(603259)、泰格醫藥(300347)等多次逆勢上漲;還有個別公司被機構多次買入...... 隨著年報業績相繼披露,大部分公司業績預喜,股價總體呈震蕩向上走勢。
康龍化成(300759)28日發布2021年年報業績的同時,還接待了包括高盛、JP Morgan、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在內的多家國內外機構調研。
據年報,康龍化成2021年收入端和利潤端同比分別實現45%、 41.7%的增速,總體表現出收入增長強勁、利潤穩步提升的局面;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穩定,去年經營現金流凈額為20.58億元遠超87%的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對營運資金的高效管理效果顯著, 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周轉天數和存貨周轉天數大幅度提升。
規模效應提升,經營效率推動利潤率穩步提高
據沙利文預測, 2021-2026年全球醫藥市場藥物研發及生產的外包服務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中國醫藥(600056)市場藥物研發及生產外包服務市場占有率有望達21.4%。
康龍化成2021年總體交付主要在國內。
隨著客戶需求增長強勁,公司一體化臨床批件申請(IND)的一攬子研發服務獲得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 2021年公司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4,565.8百萬元,該板塊業務收入近五年復合增長率達32.3%;毛利率復合增長率達34.9%,為公司主導業務。其中,生物科學服務占比達到46.62%,較去年增長5.77個百分點。
去年公司整合了中國和英國的CMC團隊,運營效率提升。隨著項目數量和研發管線加強,市場對于CMC(小分子CDMO) 服務同樣需求強勁,實現收入1,746.2百萬元,約80%來源于臨床前至臨床II期階段。其CMC收入主要來源于藥物發現服務(實驗室化學和生物科學)的現有客戶,其中臨床前項目754個,臨床I-II期224個,臨床III期30個,工藝驗證和商業化階段5個。
產能方面,公司紹興工廠一期工程的200立方米反應釜已于2022年初投入生產,其余400立方米反應釜預計將于2022年中期完成并交付使用,投產后能滿足未來兩年的業務需求。此外,天津工廠三期(40,000平方米)和寧波第一園區二期工程陸續投入使用,將滿足日益增長的CMC(小分子 CDMO)服務需求。
比較遺憾的是,公司2021年臨床研究雖然實現956.4百萬元,但該業務板塊毛利率再次下降,毛利率只有10.31%,較2020年同期下滑8.48個百分點,臨床研究業務繼續戰略性虧損。不過,全球臨床研究服務市場規模以CAGR 9%左右的增速,預計2026年市場滲透率達47.8%,而中國在臨床研究外包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55億美元,市占率預計也將達到19.4%。
同樣處于虧損的還有大分子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去年實現收入151.0百萬元,毛利率為-13.84%。主要原因是公司大分子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業務的商業化才剛起步。目前國內幾家布局CTDMO業務的公司表現均為虧損,但CTDMO是一個藍海領域,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
產能方面,康龍化成國內正在建設的寧波第二園區一期項目,作為公司大分子藥物開發和生產服務基地(近70,000平方米),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開始承接大分子GMP生產服務項目。項目完成后將能夠提供細胞株與細胞培養工藝、上下游生產工藝、制劑處方和灌裝生產工藝以及分析方法的開發服務,同時提供200L到2000L規模的中試至商業化階段的原液及制劑生產服務。
三項費用方面,康龍化成明顯增速比藥明康德高出很多,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增速分別為67.97%、32.69%、44.07;而藥明康德分別為18.78%、19.81%、35.91%。但整體成長速度是在趕超藥明康德。可以看到,康龍化成最近一期的SGI指數表現略高于藥明康德。
未來,在公司務實經營的策略下,公司業績繼續穩中向好。據年報,康龍化成還制定了2021至2025年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目標,未來將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