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倍輕松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43.9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090.43萬元,同比增長28.5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589.81萬元,同比增長20.97%;基本每股收益1.47元。
盈利能力下滑 輕研發遭質疑
但值得注意的是倍輕松的加權凈資產收益率21.53%,較此前減少14.03個百分點。從倍輕松以往的表現看,似乎盈利能力正在逐漸減弱。從近五年的數據看,倍輕松的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直線下滑,2017年到2021年分別為64.84%、54.26%、40.64%、35.56%、21.53%。
毛利率和凈利率方面,倍輕松表現一直較為穩定,一直未出現大幅變化,2021年前三季度為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59.89%、凈利率8.11%。截止2021年三季度,倍輕松和訊SGI指數評分73。從以往的表現看,評分雖然不高,但表現較為穩定。
從現金流方面看,倍輕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雖然逐年有所提升,但從占營業收入比重看表現卻不太穩定,2018年到2020年分別為7.50%、5.61%、8.26%,2021年前三季度為7.2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一直表現優異,一直維持在35天以內。
研發方面,倍輕松一直遭質疑,倍輕松的穆迪·BVD企業創新指數73.76,這表明在專利方面表現還不錯,天眼查顯示,目前倍輕松的專利信息共計748條。但研發力度就表現的差強人意了,2018年到2020年的研發費用2557.80萬元、4065.67萬元、3689.12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為3055.36萬元,可見研發費用沒持續攀升,還有所下降。
不止如此,倍輕松與同行業公司奧佳華(002614)、榮泰健康(603579)相比,研發費用確實很低奧佳華2018年到2020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83億元、2.27億元、2.69億元、2.08億元,榮泰健康為1.09億元、1.23億元、1億元。同時,倍輕松的研發力度也同步出現下滑,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04%、5.86%、4.46%、3.76%。
銷售費用率較高 股價持續下行
而對比倍輕松的銷售費用可以發現,在研發費用降低的同時銷售費用卻持續攀升,且竟不足銷售費用零頭。倍輕松2018年到2020年銷售費用分別為1.83億元、2.87億元、3.42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為3.48億元。倍輕松本就一直被質疑“科技”成色不足,目前“輕研發、重營銷”的狀態。
在倍輕松的2021年半年報中,也曾提到了銷售費用率較高風險,公司銷售費用率為 44.19%,銷售費用率較高。公司直銷比例較大,在直銷渠道下,公司線上平臺的推廣費和線下門店的租賃費、銷售人員的薪酬支出較大,銷售費用率隨之較大。公司打算在全國各地繼續新設直營門店,線下門店的租賃費、銷售人員的薪酬支出將進一步增加,銷售費用率可能進一步增長,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風險不得不防,倍輕松目前其直銷比例較大,倍輕松的直營門店依大多附于機場、高鐵,但目前疫情反復將對直營店業務的業績造成較大的影響。
招商證券(600999)研報認為,倍輕松受疫情反復影響,四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盈利能力受損。但市場潛在空間較大,競爭力能力增強,市場地位有望持續提升。國內按摩器市場滲透率約1.5%,相對于東亞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市場潛力較大,有望在未來5-10年實現有效擴容。長期來看,公司競爭力有望持續增強,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但從二級市場來看,倍輕松并不“輕松”,目前倍輕松股價處于下行狀態,此前倍輕松在2021年7月15日的股價曾一度達到185.58元/股,對應的市值達到114.39億元。而截止到2022年4月11股價僅為48.52元/股,市值29.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