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由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組成的“鋰三角”正在考慮建立“鋰業OPEC”,以聯合制定鋰的銷售價格。特別是三國外長還表示,全球最大的鋰礦生產國澳大利亞也可能會同意“價格協同”的想法。
(相關資料圖)
“鋰業OPEC”是什么?其實“鋰業OPEC”概念并非新生,早在2011年就已經提出過。其主要效仿產油國崛起道路,參考石油歐派克建立的歷程,爭奪定價權、抬高油價,其實就是想“多分一杯羹”。
平衡未到,“鋰業OPEC”又來,這對于對鋰礦公司來說算是一種“利好”。華西證券(002926)研報表示,目前三個國家在鋰資源開發中的政策完全不同,玻利維亞和智利未來基本遵從國家主導的開發策略,而阿根廷目前完全處于外國資本主導、國家僅扮演次要角色的情況。一旦三個國家達成協議,不排除阿根廷出現倒向智利和玻利維亞政策主張的局面,如果阿根廷發生政策轉向,加入玻利維亞和智利陣營,那么未來全球鋰資源供給釋放的速度將進一步放緩,鋰鹽維持高位的時間將進一步后延。
一直以來,鋰一直被譽為“白色石油”,近年來隨著全球汽車電動化轉型浪潮不斷推進,鋰資源的重要性變得愈發凸顯,價格也是屢創新高。享有“鋰價風向標”的澳洲鋰礦商Pilbara拍賣近期公告稱,公司已完成新一批5000噸鋰精礦的出售,成交價為7255美元/噸,較10月18日成交價漲2.18%。昨日,據上海鋼聯(300226)發布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均價漲破55萬元/噸,續創歷史新高。目前甚至有機構預測今年四季度的供給將會更加緊張,不排除碳酸鋰價格會在年內漲至60萬元/噸。
今年前三個季度,鋰礦公司增勢依然迅猛。目前,鋰鹽價格還在持續上漲,今年四季度鋰礦公司業績仍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在和訊SGI指數的樣本股中,鋰礦公司表現優異。
贛鋒鋰業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43億元-153億元,同比增長478.29%-518.73%;第三季度凈利潤70.46億元–80.46億元,同比增長567.19%-661.88%。
永興材料公告,2022年1-9月,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為41.83億元-44.03億元,同比增長660%-700%,其中2022年7-9月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9.19億元-21.39億元,同比增長675.12%-764.02%。
贛鋒鋰業和永興材料的和訊SGI指數評分也是一路走高,2022年二季度分別獲得86分、82分成長性凸顯。因鋰產品均量價齊升,贛鋒鋰業和永興材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現金流也日漸充裕。
鋰資源供不應求格局難扭轉,那不用鋰了,用鈉電池行不行?還真不行,目前,雖然市場對鈉離子電池期待較高,但鈉離子電池仍存在較多問題,目前替代市場僅為低端電池供給,其次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循環次數也較短,而負極瓶頸也有待突破。
不過,鋰礦公司的未來也不是“高枕無憂”的,隨著鋰礦盈利周期的到來,供應形勢還是有望改善的,鋰鹽產品價格將有所下降。鋰電池只是目前的主流產品,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如出現新的材料取代,鋰電池被淘汰,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