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13日,開年以來超200只基金(份額分開計算)發布了相關費率優惠公告,僅1月13日,就有8家基金公司旗下近40只基金發布費率優惠公告。值得一提的是,超200只基金發布的費率優惠公告中,有內容顯示旗下基金申購費率最低至0.1折
對于開年來基金發起的費率優惠,有相關專業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或有其二:一是為了不同基金代銷機構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二是開年以來權益市場行情低迷,通過費率優惠的方式吸引投資者入市買入基金。
回顧2021年,銀行業拉開基金代銷費率大戰。去年上半年,招商銀行等相繼高調降低基金申購費,去年年尾,興業銀行對通過其代銷的部分基金開展了申購、定時定額申購費率1折優惠活動。此外,招行也公布,推出公募基金差異化費率體系,超過千只權益類基金申購費率降至一折,同時布局前端不收費的C類份額基金近千只。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去年公布的三季度公募基金代銷機構百強榜,銀行系機構占據30家,無論是股混還是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占比都過半。
一位頭部券商財富管理部負責人指出,今年市場開門不太紅,很多機構內部已經在評估是否要做出打折優惠的策略;面對市場已經形成的趨勢,堅守原來的定價標準的難度越來越大。未來,申購費率打折正在成為普遍的銷售模式,傳統金融機構或許堅持不了太久。傳統金融機構打降費牌,除了吸引流量、提升競爭優勢之外,為財富管理模式轉型做好鋪墊也是其采取折扣策略的重要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