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區洛陽鎮天井村王諍故居是常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性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群眾前去感受紅色文化,通向故居的道路卻因年久失修出現了破損,當地百姓、過往游客要求改造提升道路的呼聲很高。目前,“紅色電波大道”工程正在抓緊推進,道路改造后將更加方便通行,道路及故居所在村的面貌也將隨之煥然一新。
9月下旬,武進區洛陽鎮天井村開展了“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圍繞“紅色電波大道”工程建設匯聚各方智慧。
整個道路工程西起S232省道、東到王諍故居,全長約2公里。天井村黨總支書記高陽說,這個工程命名為“紅色電波大道”,正是為了紀念王諍將軍為我國通信工作作出的杰出貢獻。
高陽介紹,從232省道到王諍故居的聯接道路,原本是一條老舊村道,路面破損嚴重,沿路桿線參差不齊,兩側綠化雜亂無章,周邊民居墻體和企業圍墻等建筑結構凌亂、高低不一。“從整條道路沿線的現狀來看,整體觀感不佳,亟需進行全面的整改和提升。”相關專家、部門和洛陽鎮、天井村經過充分商議,計劃對這條全長約2公里的路段進行改造提升。
這條路要怎么修,修成什么樣?需要充分聽取各方尤其是當地百姓的建議。協商討論前,武進區政協委員王云芬和村領導牽頭組成了由村“兩委”代表、黨員代表等參加的調研組,進行實地考察、村民走訪,充分了解情況。
協商現場,政協委員與村“兩委”代表、企業家代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從道路施工、布局優化、綠化升級、周邊建筑墻體改造等多個方面,充分發表意見建議。
“在道口處建造標志性村標,突出紅色基因。”王云芬建議,要將這條路作為常州市精品示范道路來進行打造,充分弘揚其鮮明的文化特征和歷史意義。
天井村村民吳仁良說,周邊民居及圍墻要一起進行整改修繕,墻體立面出新,也可以設置黨建和文化宣傳內容,形成紅色氛圍。
常州市星虹達電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一波認為,道路沿線的弱電桿線、綠化等也要一起進行全方位的提檔升級改造,統一布局,形成景觀。
這些意見建議都被充分地吸收進了道路改造提升的實施方案。
工程預計年內完成。目前,路面瀝青攤鋪工程已經完成,桿線入地工程和村標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已完成,道路綠化工程和墻體出新工程開始了前期工作。所有工程完成后,王諍故居和周邊的整體面貌將迎來質的飛躍,天井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也將實現全新提升。
王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無線電臺的隊長,繼而出任紅軍無線電大隊大隊長、紅軍無線電總隊總隊長、軍委總司令部第四局(通信聯絡局)局長等。毛澤東同志曾贊譽:“王諍同志是有功的,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記者 黃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