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津旗濱生產車間。
企業發展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有時候僅憑自身力量很難應對,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尤為重要。通過企業服務專員打通企業問題反映通道、政府部門快速響應通道,傳遞出服務市場主體、方便市場主體的溫度。
“終于可以在公司門口測核酸了!以前全公司員工得來回折騰一整天,現在3小時搞定。核酸篩查點設在園區,讓企業防疫、生產兩不誤。”天津旗濱節能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旗濱”)應用技術部經理郭明江說。
在“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中,濱海高新區通過推進企業服務專員制度,“一對一”精準對接,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服務專員主動圍著企業轉、追著困難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業服務,讓企業發展更加放心、舒心。
作為京津合作示范區首個投產的企業,天津旗濱是上市公司旗濱集團在北方建立的第一家工廠,也是公司開拓以京津冀為主的北方市場的橋頭堡。天津旗濱去年建成投產,目前正處在爬坡上量階段。
盡管發展勢頭良好,但天津旗濱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由于園區還在建設過程中,要按時完成常態化核酸檢測,對天津旗濱來說,感覺“很折騰”。以往公司要租用6輛大巴車,把400多名員工分批運往20公里外的寧河現代產業園排隊測核酸,耗時長、成本高,甚至會影響正常生產。
為精準對接服務企業,高新區推出了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打造全程服務、全程跟蹤、全程參與的“管家式”企業服務模式,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經營情況,第一時間了解企業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對企業的訴求作出反應,實現企業有問題、專員有對接、部門有聯動、結果有反饋的“四有”服務效果。
高新區管委會內設機構──京津合作示范區綜合服務辦公室(以下簡稱“京津合作辦”)正是天津旗濱的企業服務專員對接部門。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天津旗濱的工作人員撥通了京津合作辦的電話:“請問,能幫我們協調解決一下核酸檢測的困難嗎?”
很快,京津合作辦的企業服務專員上門了解情況,并第一時間向高新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反映了企業訴求。“醫護資源比較緊張,我們也不敢抱太大希望。沒想到,很快有了回復。高新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非常重視,與高新區社會發展局等部門研究決定,把京津合作示范區內重點企業納入高新區的疫情防控體系,最終在公司門口設立了專門核酸篩查點位。”郭明江說。每逢全市、濱海新區核酸檢測,京津合作辦的工作人員都全員出動,主動為企業提供核酸登記、秩序維護、樣本轉運等上門服務,并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為企業協調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的經營生產和運輸問題。
企有所呼,政有所應。“企業發展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有時候僅憑自身力量很難應對,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尤為重要。我們通過企業服務專員打通企業問題反映通道、政府部門快速響應通道,傳遞出服務市場主體、方便市場主體的溫度。”京津合作辦主任蔣麗麗表示,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已成為高新區的特色“名片”,服務范圍不分所有制、企業不分大中小。今年以來,企業服務專員先后深入國家管網、中國電建和航天五院解決企業辦公選址、人才獎勵等問題;為鼎乘產業園項目協調辦理施工許可證;幫助佳田項目辦理竣工驗收相關手續等。如今,高新區562名干部職工已與區內3350家企業實現精準對接,不斷提升服務企業“軟實力”,打好營商環境“組合拳”,為企業營造溫馨、安心、靜心、省心的發展環境。(記者 袁誠 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