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鑒古觀今明鏡懸,為官勤政儉清廉”“一顆紅心塵不染,滿腔浩氣史堪傳”“人生最貴持清范,留得榮光耀九天”……日前,在濱海新區(qū)塘沽新港第四小學舉辦的教職工書法比賽,將廉潔正能量的格言警句呈現(xiàn)在作品中,讓教師們對廉潔修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據(jù)悉,本學期濱海新區(qū)塘沽新港第四小學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主題系列活動以來,以陣地為依托、以活動為載體、以清單為抓手,不斷深化清廉學校建設的實踐與探索。通過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廉政文化氛圍,提高全體師生的倡廉反腐意識,構建和諧校園。
融“廉”于景 培育一方凈土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學校依托校園生態(tài)資源,構建了清廉校園文化景觀,讓莘莘學子漫步在校園中時時能感受到濃濃的清正氣息,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除了自然景觀,校園內清廉之風無處不在:展板上,全體教職工廉政風險點及防控等次表,如會說話的眼睛,督促大家時時審視自己;順階梯拾級而上,來到教師辦公樓樓道間,清廉文化長廊映入眼簾;辦公室教師座牌上,“廉潔,教師起碼的良知”“一支粉筆、兩袖清風”等座右銘樸實無華;學校三樓設置了“你是我身邊的榜樣”四有好教師形象墻,讓參觀的師生有所觸動、引發(fā)深思,著力打造校園清廉文化陣地。
植“廉”于心 傳遞清風正氣
學校緊密結合行風建設和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開展一系列活動,切實規(guī)范教師行為,讓“以身示范、廉潔從教”成為全校教師的自覺行動。組織教師觀看“清廉從教”警示片、撰寫清廉心得體會、講清廉教育專題課,把清廉意識落實到常規(guī)的教育教學中。學校通過教師例會、年級組會、教研組會,開展師德培訓、公開承諾、公開賽課等活動,培養(yǎng)教師廉潔自律意識。倡導教師不參與校外課外有償補課,不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不收受學生禮金、家長吃請等。教職工清廉主題書法比賽、清廉歌曲大家唱等活動也深受教師們的歡迎。此外,學校還定期開展清廉主題班會、師生共讀清廉書籍等活動,使廉潔這一優(yōu)良道德品質深深根植于學生心中,讓廉潔教育通過學生帶動家長、輻射社會。“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甄布政,甄布政,竹船茅屋山邊住,八十老父作樵夫,七十老母自織布……”學生手指操表演《石灰吟》、學生講述《甄布政》的故事視頻一時間在校內廣泛流傳,詩詞童謠朗朗上口,學生們紛紛傳唱。
踐“廉”于行 管住小微權力
學校按照“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的理念,聚焦社會最為關注的重點領域,梳理出了各項小微權力清單,如教職工的職稱評審、崗位晉升;學生學籍管理;學生資助的組織申報、評審認定、資金發(fā)放等。學校嚴格遵照清單辦事,切實把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學校校長劉云香表示:“下階段,我們將持續(xù)在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服務、課堂教學等多方面融入清廉教育,提高清廉教育的社會效應,培養(yǎng)師生清廉意識、清廉習慣、清廉作風,真正讓‘崇清尚廉’入腦入心。”(圖片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