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看大戲”是中國老百姓迎接農歷新年的“老規矩”。為滿足市民新春佳節的文化消費需求,壬寅虎年春節期間,沈陽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聯手沈陽市屬專業文藝院團,向沈城觀眾推出多場“春節惠民”系列演出。全場30元的惠民票價,評劇、京劇、兒童劇輪番登場,將讓廣大市民過足戲癮。
傳統戲曲傳承年俗文化
兒童劇《綠野仙蹤》、傳統京劇《戰北原》、評劇《秦香蓮》……據了解,“春節惠民”系列演出同時選取了適合兒童至中老年人群喜愛的經典劇目,從而滿足不同觀眾的口味和需求。此外,“春節惠民”系列演出團隊陣容強大,老戲友們將領略王筱評、吳丹陽、周丹、常東、陳陽、劉寧、宋偉東等眾多國家一級演員的風采。
“京劇、評劇等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早在唐代,每逢春節,民間就會以擺臺唱戲的形式祭祀祖先,祈愿來年風調雨順。‘過大年、看大戲’是中國人記憶中專屬的年味兒,所以在春節期間為市民奉上傳統戲曲藝術,一是出于尊重自古以來的年俗文化,同時也是為了傳承和弘揚中國的文化瑰寶。”昨天,在談到“春節惠民”系列演出的內容呈現時,盛京大劇院總經理王青雨這樣說。
七年培育感受雙重變化
據了解,2014年10月,沈陽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進駐盛京大劇院,全面負責劇院運營工作。2015年,沈陽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即聯手沈陽市屬專業文藝院團,連續七年在春節期間推出30元票價的惠民系列演出。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春節惠民”系列演出已經成為盛京大劇院久演不衰的文化品牌,讓廣大沈城百姓以實惠的價格欣賞高雅藝術,歡度新春佳節。七年時光,王青雨深刻感受到來自臺上與臺下的雙重變化。
“臺上,從臺風穩重的中年骨干扛鼎,逐漸過渡到青年演員挑大梁;臺下,從最初的老年觀眾是絕對主力,變化為年輕人組團觀賞,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被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所吸引。”
除了演員、觀眾年齡層的變化,王青雨還欣喜地發現,“春節惠民”演出的門票越來越緊俏了。“30元的票價固然很低廉,在最初的一兩年卻并沒有這么火爆,但近幾年很多場次都一票難求。”王青雨認為,這當然得益于保利院線七年的口碑積累,但同時也說明,沈城觀眾開始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消費習慣,走進盛京大劇院過春節成為許多市民歡度新春佳節的文化選項。
多方奉獻打造文化品牌
市場化運營單位首要考慮經濟效益,但“春節惠民”系列演出在規劃之初卻沒有完全考慮這一點。“30元的票價,即便門票全部售罄,也無法回收演出成本。”王青雨稱,作為運營方,他們考慮的是樹立一個文化品牌,該活動延續多年,最關鍵的是得益于市文旅局的積極協調及相關文藝院團的大力支持。“沒有演職人員的付出與犧牲,劇院很難在舉家歡聚的新春假期邀約到專業院團前來演出,沈城百姓也很難以如此低廉的價格欣賞到如此高水準的藝術演出。”王青雨稱,未來希望越來越多的市民通過這樣的惠民演出而走進劇場,同時也希望“春節惠民”系列演出成為沈陽人的新春文化記憶。(記者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