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新一年的發展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總產、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外貿進出口固穩提質。這些增幅是建立在2021年全省經濟總量突破8.3萬億元基礎上的目標,面對2022高質量發展“山東卷”,濟南如何寫好“強省會”篇章力爭“高分”?
考題1 力保經濟平穩增長
“強省會”答題:擴大有效需求,鞏固經濟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發展態勢
“山東卷”提出堅定不移力保經濟平穩增長。在持續擴大項目投資上,謀劃推出2000個省級重點項目;在基礎設施“七網”行動上,確保交通基礎設施投資2700億元以上;積極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扎實推動消費擴容提質。
2022年如何“穩增長”?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濟南提出著力擴大有效需求,鞏固經濟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發展態勢——
在基礎設施“七網”建設方面,積極推進國際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建成黃臺聯絡線、濟萊高鐵,開工濟濱高鐵,推進6條續建跨黃通道,新開工建設3條跨黃橋隧;加快軌道交通二期項目建設進度,開工7、8、9號線和至濟陽有軌電車項目;推進小清河通航工程,加快主城港區、章丘港區建設進度。謀劃推進京杭大運河至小清河連通工程,加快11條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建設。新建充電樁1.7萬個、加氫站3座,加快車路協同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建設。
在提高城市化發展質量方面,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三年行動,確保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加快推進國家和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31個城市更新項目,改造老舊小區518萬平方米,新開工棚改安置房7066套,新增綠色建筑900萬平方米以上。
濟南還將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夜間經濟文化地標與示范街區,加快推進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建設。同時,著力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建設改造18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實施新興消費擴容行動,新引進商業品牌首店50家以上,網絡零售額達到1100億元以上。
在促進外貿平穩增長方面,濟南將實施外貿主體培育行動計劃,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000家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積極培育引進知名專業化跨境電商平臺,建成海外倉3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150億元。
考題2 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
“強省會”答題:舉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區建設
“山東卷”提出堅定不移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要加快構筑黃河安瀾屏障,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全面建設黃河下游生態廊道,積極打造沿黃高質量發展標桿。特別提出,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高標準規劃、高效能服務、高端產業集聚的一流開放創新載體。
2022年如何做好“黃河文章”?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濟南提出,舉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區建設,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取得新成效——
在加快起步區新城規劃建設方面,高標準健全規劃體系,加快編制完成城市風貌、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開工建設黃崗路、航天大道等跨河通道,推進黃河大道二期等項目建設,加快市政道路成網運行。竣工交付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積極推進黃河體育中心、省級醫院北院區建設。
在推動起步區高端產業加速集聚方面,濟南將推進中科院空天動力研究中心、燃氣渦輪動力研究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招商引資攻堅行動,加快引進一批先導性、帶動性項目。積極推進中通山東結算中心、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在筑牢黃河安瀾和生態保護屏障方面,濟南將加快推進大汶河、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加快推進“智慧生態黃河”建設,盡快開工建設黃河大數據中心。高標準完成黃河生態風貌帶示范段建設。
在積極引領帶動區域協同發展方面,濟南將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協同推進濟南經鄭州至西安、蘭州、西寧東西向大通道建設。加快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謀劃推進市域鐵路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跨區域產業轉移協調機制,加快省會優質資源開放共享,支持起步區、遠郊區縣以及周邊的周村、齊河、鄒平高水平建設省會經濟圈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考題3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強省會”答題: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山東卷”提出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精準管控“兩高”行業,整合退出地煉產能740萬噸、焦化裝置產能115萬噸;整體提升先進制造業,做強7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3-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做強做大工業互聯網,支持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與龍頭企業共建行業子平臺。
2022年如何走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之路?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濟南將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聚焦四大支柱產業和百億級產業集群,深化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大力培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數控機床等5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級黃河流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發揮量子信息、電磁驅動、空天信息等技術領先優勢,積極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繼續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工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0家,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企業總數達到2000家。
積極推進數字先鋒城市建設,數字經濟占比達到47%以上。加快建設確定性工業互聯網骨干網絡,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高地。推進重點產業園區和企業數字化改造,上云企業突破6萬家,年內培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30個以上。
考題4 強化科技創新
“強省會”答題:錨定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動搖,著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山東卷”提出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要攻克一批創新技術,啟動基礎研究十年行動,開展100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搭建一批創新平臺,加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10家省實驗室,推進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壯大一批創新企業;引育一批創新人才,全力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
2022年如何強化科技創新?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濟南將錨定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動搖,著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全面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推動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量子綜合實驗樓主體完工,支持3家省實驗室向高端前沿發展,爭取更多實驗室入列國家重點實驗室。全力支持駐濟高校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加快籌建空天信息大學。
加快打造科技創新活力空間。加快推進齊魯科創大走廊建設,提升山東產研院、中科院濟南科創城、超算中心、山大龍山創新港四大創新圈,打造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推動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特色化高端化發展。支持長清大學城提檔升級,推動與濟南經開區、創新谷、農高區融合發展。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首臺套(首版次)政策支持力度,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900家。鼓勵社會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此外,還將著力構筑人才高地,大力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提升“才聚泉城”名校行活動質效。
考題5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強省會”答題: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山東卷”提出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實施數字賦能增效行動,啟動數字政府強基工程;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推動改革由專項突破向系統集成升級;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做強開放載體平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2022年如何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濟南將堅持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深化“一套標準管審批”,積極推進“網上辦”“掌上辦”,建設“無證明城市”。實施基層自助終端“倍增計劃”,實現更多高頻事項就近辦、自助辦。高標準建設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著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加快推進新一輪改革重組。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全面推行涉企柔性執法、輕微違規“首次不罰”。高效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把有限資金更多用于服務市場主體。
加快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此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我市將完善以項目落地服務為核心的單一項目全程推進制度,加強對重點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協調服務、督促指導。
考題6 保障和改善民生
“強省會”答題: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山東卷”提出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力穩就業保就業;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省級財政教育投入增長10%;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提高衛生健康水平,開展養老托育拓展行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2022年如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文章?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濟南將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濟南堅持把就業優先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0%以上。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完善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濟南實施養老托育拓展行動,加強城鄉社區適老化改造,改造提升敬老院26處,鼓勵社會資本建設運營專業養老機構;推進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建設規范化托育機構30家。
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濟南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深化義務教育“雙減”改革,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80所。加快市中心醫院東院區、樹蘭醫院等項目建設,積極參與支持相關醫療機構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此外,濟南還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全面增強綜合承載能力;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打造黃河流域文化高地。
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答好2022高質量發展“山東卷”,濟南已經胸有成竹、信心滿滿,讓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