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行科普講解、科普微視頻大賽、科學實驗展演匯演,500多家科普基地、部分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免費開放……5月21日,2022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在山西省科技館正式啟動。在此期間,全省各級科技部門將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為群眾送上精彩紛呈的科普盛宴。
“原來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科普基地,今后要帶孩子多看看,一起學習。”當日,重新開放的山西省科技館又恢復了往日熱鬧,按照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提前預約好的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學習,發現科學奧秘,探索科學精神。
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亮點頻頻,科普事業蓬勃發展。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啟動建設,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山西)正式成立,并建成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先進不銹鋼材料、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國家重點實驗室7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1家,建成省重點實驗室116個、省技術創新中心33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3個、省校合作科研平臺14個。
全省還有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65家,省級孵化器、眾創空間達282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519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53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省實施了一批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關課題,國家重要獎項有了新突破。
按照《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我省加大了科普投入力度,開展科普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打造公共科普服務平臺,創建山西省科學技術館、山西省地質博物館、太原植物園等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9家;全省現有科普基地500余家,初步形成全社會、全產業、全媒體互動的大科普格局。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9.32%,公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
科技活動周期間,省科技廳官網開設科普活動專欄,展示科普基地風采以及市、縣科普活動。我省還將開設科普大講堂,普及防疫、健康生活、現代科技等知識,并舉行科普講解、科普微視頻大賽、科學實驗展演匯演等大賽,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記者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