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下學接送孩子簡直和打仗一樣,學校周邊堵得沒法停車。”
云帆小學位于錢塘區大學城北區域,與凌云幼兒園緊鄰,周邊涉及20個多個住宅小區,人流車流大,上下學時段學校周邊道路流量極其滯澀,嚴重影響居民出行。
最近,結合數字賦能,錢塘區治堵辦牽頭,聯合區城管局等相關單位,重新統籌規劃,為云帆小學量身定制了治堵新方案,緩解了接送難和交通擁堵等問題。
杭州停車哪里難?有多難?為何難?這些年,杭州一直嘗試利用城市智慧停車算法引擎破解城市“停車難”。
記者從市城管局獲悉,截至目前,杭州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平臺已接入5100余個停車場庫(點)、149萬余個泊位,匯聚80億條涵蓋停車生態各要素的數據。據悉,近年來,針對醫院、學校、商圈等重點區域綜合交通問題,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已陸續為20余個點位進行賦能,屬地政府再通過整合停車資源、適當減免停車費用、開展錯時停車等方式,實現智能引導,緩解停車難問題。
學校 地下停車庫成為學生“中轉站”
錢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解決云帆小學擁堵的關鍵是通過多部門協調,把學校地下停車庫與社會地下停車庫打通,推行停車位共享。據悉,停車庫總計停車位217個,包含新能源充電車位25個。原學校地下車庫出入口(校園內)改為地下車庫入口,原社會地下車庫出入口改為地下車庫出口,形成停車場地下交通內循環,合理分流接送車輛。
“數字賦能”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本學期,家長不僅能在智慧校園系統電子屏上看到孩子的放學動態,而且因為學校入口處設置了智慧停車引導牌,大家能實時獲得停車庫內車位信息。此外,在上下學接送時段,家長還能利用公眾號發放的停車券實現1小時內免費停車。
體育館 打造便民停車體系
濱江體育館作為亞運會比賽場館之一,如今已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周末人流如織。
為了避免擁堵并有效盤活周邊區域停車資源,這里借助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建設了體育館周邊停車引導體系,打造便民停車體系。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體育館周邊設置了4處二級停車引導標志,通過引導屏發布周邊停車場空余泊位情況,引導、分流車輛進入周邊停車場,盤活了體育館周邊區域停車資源。“車主只要接近體育館,就能看到路邊非常醒目的停車引導指示牌,哪個停車場有空位,可以去哪里停車,寫得一清二楚,讓大家不用操心停車問題。”
醫院 “組合”方案深挖停車資源
學校周邊擁堵多半集中在上下學接送時段,而醫院周邊每個時間段都會遭遇停車難和擁堵問題。
針對淳安縣婦保院周邊停車難問題,相關部門結合數字賦能給出了“組合”解決方案——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對醫院門口的人行道泊位進行重新規劃、增補,目前可同時滿足400余輛非機動車同時停放;縣婦保院在總務樓建設立體機械停車庫,新增了40個泊位;針對性地推出了醫院泊車位停車服務,白天醫院使用,夜晚和小區居民共用,通過錯時停車滿足各自需求,解決了周邊兩幢樓居民無處停車的尷尬;同時,院內籃球場15個泊位在白天作為臨時停車點;交警部門還在醫院門口新增了8個30分鐘免費停車的綠色泊位,有效解決了醫院外部車子無處臨停的問題。(記者 任彥 通訊員 程凱 金建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