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間,保利地產的一則公告引起市場關注。公告稱,公司現名稱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更好地體現戰略定位、更準確地反映主營業務結構,公司擬相應將證券簡稱從“保利地產”變更為“保利發展”。
公司稱,將圍繞“一主兩翼”發展戰略,構建“以不動產投資開發為主、以綜合服務與不動產金融為翼”的不動產生態發展平臺,現名稱能更好體現戰略定位、更準確地反映主營業務結構。
在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一系列政策調控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行業利潤下滑已成趨勢,傳統房企轉型升級發展是大勢所趨。
通過上市公司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記者大致梳理了近年來A股上市房企轉型的得失,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上市房企的轉型之路是風景各異、甘苦自知。
養老與健康產業: 萬科、保利發展先行
作為國內地產界的龍頭,萬科是較早轉型的上市房企之一。為了“活下去”,萬科早在2009年即將目光瞄向養老領域,并于2011年在杭州余杭落地第一個養老社區。截至2020年3月,萬科的養老業務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13個城市布局。
據權威機構測算,“十四五”末中國康養市場容量將超10萬億元。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養老健康產業的崛起,以及自身轉型的需求,房地產開發企業成為養老產業的重要參與者。
保利發展在康養領域布局也相當早。2012年,保利發展在北京落地首個以“醫養結合”為服務特色的養老機構“和熹會”,開啟健康產業布局。此后,保利發展分別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地區先后運營多家高端養老機構。目前,保利發展已形成以不動產投資開發為主,以綜合服務與不動產金融為翼的業務板塊布局,搭建起覆蓋物業服務、全域化管理、銷售代理、商業管理等多元平臺。
2021年上半年,魯商發展聚焦大健康產業總體布局,實施生物醫藥和生態健康產業雙輪驅動,著力推動轉型。另外,功能性食品方面推出27款口服玻尿酸、中藥大健康等功能性食品,全力布局玻尿酸口服美容市場。
2013年,海航投資從單一房地產開發業務轉型至產業基金、不動產基金及養老產業。轉型成效非常明顯,公司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2.8%,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40%。
2021年上半年,基金管理費及養老業務已占海航投資主營收入87.45%。而2020年房地產業務占比還高達97.31%。
瞄向大健康產業的還有榮豐控股。榮豐控股8月26日發布公告表示,將與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合作,采取地方政府、產業基金及上市公司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圍繞醫養載體、醫療器械與功能食品、健康產業服務等重點領域,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
此外,遠洋、綠城等企業也在養老與康養領域探索多年。
2021年4月發布的《2021中國養老與康養產業發展報告》顯示,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目前涉及養老產業的有82家,其中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的公司32家,占比達39%。
醫美賽道:
奧園美谷獲益豐厚
地產公司轉型醫美產業,奧園美谷是其中的佼佼者。2020年11月12日,奧園美谷正式對外宣布,公司將從綠纖材料出發,進軍美麗健康產業,戰略定位為美麗健康產業的材料商、科技商。
有了醫美概念的加持,奧園美谷的股價一路狂飆,自2020年10月的低點3.85元/股漲至今年6月初高點29.95元/股,漲幅高達677.92%。
2021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業務在奧園美谷主營占比只有52%。
今年,奧園美谷加大了做強醫美的決心。據其6月22日公告,擬將約10億元的地產資產置換,收縮房地產業務,用于醫美產業投入,結合醫美并購基金等多種融資方式,聚焦醫美唯一主業,集中資源在醫美領域深耕發展。
醫美蛋糕太誘人,蘇寧環球也欲分杯羹。7月21日晚間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蘇寧環球健康擬收購醫美產業基金和環球股權投資持有的無錫蘇亞、唐山蘇亞、石家莊蘇亞等各100%股權,作價合計為3.37億元。蘇寧環球表示,收購三家醫美醫院是產業基金與公司醫美產業轉型發展高度協同的體現,將增厚公司醫美產業的營收及盈利范圍,符合公司醫美產業戰略發展方向。
物業管理:
招商積余穩健擴張
隨著存量房市場的到來,物業管理成為房企另一個新戰場。
據中信證券研報預計,未來3-5年物業管理市場總規模將增至24080億元,其中,增值服務市場規模擴張至4224億元。
招商積余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物業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43637萬元(其中來自控股股東收入3617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68%,占公司營業收入的92.84%。物業管理業務發展穩健,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物業管理業務在招商積余2021年上半年營收占比高達92.84%。
作為一家獨立第三方物業服務企業,新大正在主營航空物業、學校物業、公共物業、辦公物業、商住物業五大業態板塊多元發展的基礎上,近年來深入拓展的增值服務及延伸服務助推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物業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2.55%。
另外,萬科9月7日晚間披露投資者活動關系記錄表,管理層指出,從2014年開始逐步從房地產開發轉向房地產開發、經營、服務并重,目前正探索租賃住宅行業微利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打磨行業領先的資產運營隊伍,通過人力和資源相結合,獲取合理、可持續的利潤。
新能源:
廣宇發展、順發恒業全面發力
新能源是國家近年來明確重點扶持的行業。9月5日晚間,廣宇發展發布籌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公告,擬將所持房地產公司及物業公司股權等資產負債與魯能集團有限公司、都城偉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魯能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行資產置換。本次交易后,廣宇發展將徹底告別地產業務,集中精力發展新能源業務。
重大戰略轉型得到資本市場認可。截至9月8日收盤,廣宇發展股價報6.41元,連續3日錄得漲停。
市場分析人士稱,新能源是近期資本市場熱門,廣宇發展從地產板塊通過資產重組轉向新能源,預計市場接下來對公司估值將給予重新界定。
開拓新能源賽道的不僅有廣宇發展。
6月17日晚間,順發恒業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順發恒業有限公司與普星聚能股份公司簽署協議,將以1.89億元收購浙江東海德迦風力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浙江星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65%股權。
順發恒業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注入清晰、穩定、未來收益可控的風電資產,有助于增強公司可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
順發恒業2021年上半年主營收入中,房地產業務占比僅14.45%。
多元化之旅:
新湖中寶有得有失
近年來,新湖中寶加快戰略轉型,加大對高科技領域的布局,投資了包括趣鏈科技、邦盛科技、宏華數科、云天勵飛、蕙新醫療等具有國產自主可控技術的高科技企業,其中公司布局的區塊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芯片設計、生物醫藥等板塊已基本成型,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除了高科技,新湖中寶還在金融領域布局,但其金融之旅走得并不順暢,最典型的是對51信用卡的投資。新湖中寶2018年財報顯示,其對51信用卡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3.35億元。但是2018年在港上市的51信用卡,在第一年就使新湖中寶浮虧3.5億元。次年,51信用卡又因暴力催收遭遇突襲調查,股價一度暴跌40%。今年上半年,51信用卡仍處于虧損狀態,新湖中寶損失慘重。
新湖中寶投資的另一家企業溫州銀行的狀況也不容樂觀。溫州銀行曾籌劃IPO上市,但因高管落馬、頻頻被罰、資本充足率較低、業績暴跌等負面因素,使上市步伐難以推進。
同為多元化經營,蘇州高新的轉型就相當穩健。蘇州高新業務主要為創新地產、節能環保、戰略新興產業、非銀金融與產業投資,目前正穩步從地產開發向“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與投資商”的新定位邁進。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期內凈利潤1.5214億元,同比大增216.9%。
聚焦建筑業:
高新發展輕裝上陣
相較于新湖中寶和蘇州高新的多元化之旅,高新發展則將主業聚焦于建筑業和智慧城市建設。
今年初,高新發展成功轉讓了賓館業務及房地產資產,并在建筑業的基礎上開展期貨業務。據其8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倍特投資擬和高投資管同時向成都交子金控集團,以非公開協議方式轉讓持有的倍特期貨部分股權。高新發展表示,控股子公司倍特期貨與國內第一梯隊的期貨公司存在較大差距,缺乏競爭力。
高新發展此次進一步處置盈利能力低下的期貨業務,顯現了公司輕裝上陣、聚焦主業的決心。
事實上,將高新發展定位為地產公司早已不合適。近幾年,公司建筑施工營收占比越來越大,基本穩定在八九成。
2021年上半年,建筑施工業務在高新發展主營收入占比高達九成。
其他:
各盡所能謀求轉型
其他上市房企也紛紛謀求轉型,力圖在地產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開拓新的賽道。
皇庭國際8月3日晚公告,為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探索新業務,公司擬收購意發功率。本次收購是公司圍繞“商管+科技”發展戰略布局半導體行業的第一步,有助于公司形成新的業務。未來,公司將以意發功率半導體為基礎,通過擴大再生產、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等多種途徑,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在做好房地產主業的前提下,粵宏遠A將目光瞄向環保領域,已投資布局英德市新裕公司,該公司為廣東省規模較大的環保再生鉛企業,已陸續在東莞、湛江、陽江、廣州等城市鋪建渠道,再生鉛業務在公司營收占比漸漸加大。
長春經開(600215)也加速推進房地產業務去化進程。6月29日,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草案,擬收購Paslin公司。Paslin公司是一家智能化連接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項目完成后,公司將迅速切入智能制造領域。
7月16日,萬通發展(此前名為萬通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工商變更、章程備案等程序,新的經營范圍涉及智慧城市、大數據服務、投資、資產管理、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等。(記者 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