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商務、辦公、文娛等商業活動出現階段性停滯,商業地產乃至商業仍面臨較大的壓力和挑戰。
與此同時,房地產面臨下行期,企業從大規模增量開發向存量精細化運營回歸,如何盤活資產,實現商業煥新?資金通道吃緊,發展商與各類零售品牌商又應如何融合迎接長足的生存與發展?
帶著對行業的持續探索,11月2日,2022觀點商業年會以“回歸、進化與創新”為主題,于上海拉開帷幕。
會上,萬物梁行首席執行官葉世源發表了《“雙碳”戰略下的商企物業服務進化策略》的演講。
首先,葉世源總結了近年來出現的不可回避的熱詞。比如,“碳達峰、碳中和”。從2020年開始“碳達峰、碳中和”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建筑行業一直是碳排放的大戶。根據統計,2019年,全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幾乎占了全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尤其是商業建筑的碳排放強度幾乎是住宅的2倍。商業建筑的節能減排對“碳達峰、碳中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存量時代”。房地產行業從“大開發時代”轉入“存量時代”是業內共識。2022年1-5月,全國開發的投資額同比下降8%;開工面積下降接近30%,相反銷售面積增長了11.5%。商業地產出現大宗交易的原因,是部分商業企業選擇了出售資產,尤其是優質物業資產,以舒緩資金壓力。由此帶來的則是如何回答好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物業的價值”的課題。
第三個熱詞則是新經濟。最近幾年國外國內的形勢都變得非常復雜,很多行業都受到沖擊。但有一些行業有很大的發展勢頭,比如互聯網行業,TMT,大健康。今年的一季度,租賃行業當中最大的是商務服務業,占了50%;其次是TMT行業,互聯網行業。因此可見,在TMT行業為主的新型行業擴張比較高,對辦公的需求和以往很不一樣,有更高更多更精細的需求。
總結完這三個詞,葉世源認為,商企服務新思路主要在于思維的轉變,物業服務的邏輯應是從管理思維轉化為經營思維,把物業管理的空間管理,包括一些特色服務,都融為一體,從而滿足客戶對空間環境、節能綠色,包括投資回報等的需求,提升物業項目的美譽度,同時也實現增值保值,實現客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此外,葉世源表示,萬物梁行在綠色建筑的綠債領域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2021年,綠色建筑,包括可持續建筑已經納入綠債的支持范圍,萬物梁行關注到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的綠色證券逐漸對綠色進行傾斜。綠色CMBS期限長,利率低,資金使用靈活,不單單是受到政策的支持,還是在市場也非常受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