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22日,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95億元,同比上升16.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247.94萬元。
公告稱,導致經營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為:(1)公司持續加大營銷投入,全年銷售費用上漲9.13%,但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5.75%;(2)受市場環境等方面的影響,部分遠期應收款項的回收未達預期,壞賬計提比例增加致使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增加,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上升;(3)公司對2022年度出現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并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27.2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17.02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2.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2億元。公司銷售費用8.54億元,同比增加9.13%。公司研發費用2896.13萬元,同比增加14.96%。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山西國資接手廣譽遠后完整運行的第一個年度。
據悉,廣譽遠這個品牌始創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山西太谷,距今近500年歷史,其在清與廣州陳李濟(1600年創建)、北京同仁堂(1669年創建)、杭州胡慶余堂(1874年創建)并稱“四大藥店”。
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成立,同年登陸上交所。所處行業為醫藥制造業,細分子行業為中成藥制造業。公司主營業務為從事中藥產品及保健酒的生產與銷售。依據產品定位和銷售渠道不同,公司醫藥工業主要包括傳統中藥、精品中藥和養生酒三大板塊。
公司現有丸劑、散劑、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煎膏劑、酒劑8種劑型,104個藥品注冊批件、1個保健食品許可批件、1個白酒許可批件、234個商標和23項專利技術。公司控股子公司山西廣譽遠共有36個藥品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61個藥品入選《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
但進入20世紀后,廣譽遠公司經營困頓。2003年東盛集團實控人郭家學收購資不抵債的廣譽遠;2007年郭家學將持山西廣譽遠95%股權抵債給東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盛科技,廣譽遠注入上市公司;2013年東盛科技更名為“廣譽遠”;2019年8月,山西創投(后為“晉創投資”)以6.63億元收購廣譽遠4000萬股,占總股本8.13%;2021年6月,晉創投資持股比例由8.13%增至14.53%,東盛集團廣譽遠的持股比例降至0.87%。
自此,廣譽遠控股股東變更為晉創投資,實控人從郭家學變更為山西省國資委;此后廣譽遠控股股東變更為神農科技,實控人仍是山西省國資委。
今年1月18日,廣譽遠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完成換屆選舉。會議選舉楊波為董事長;董事會聘任苗輝為總裁,柳花蘭為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