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合肥市瑤海區康城水云間小區的居民向本報反映,該居民小區一些樓頂坡屋頂大面積使用反光錫箔紙做防水材料,明晃晃的陽光射入自家陽臺,造成大面積光污染。對此,小區物業回應稱,有三套解決方案,將向廣大業主征求意見。
居民:
對面樓頂錫箔反光影響正常生活
“那天我中午剛回家,就看見對面樓頂有工人正在將一種銀白色的防水材料,貼在屋頂的大黑瓦上。”家住康城水云間2號樓七樓的住戶海珍說,這段時間,對面樓頂貼的一層層反光錫箔紙,讓他們全家人十分頭疼,“上周,他們施工貼完了這些防水貼,這幾天也不見人來。”
2月28日中午,記者來到該小區,樓下就能看到這個小區有好幾幢樓樓頂上粘貼的錫箔紙,面積有四五十平方米,沒有陽光照射的情況下也十分顯眼。住戶海珍說:“我們這個樓頂坡度有45度,我們家住得又高,正好對著對面的幾幢屋頂,陽光一照就反射到我們家客廳,我們的眼睛真的受不了啊。現在連陽臺都不敢去。”
記者登上后樓人家的陽臺,看到錫箔紙直接張貼在屋頂的大瓦片上,大面積的屋頂都被銀白的錫箔紙包裹。錫箔紙白晃晃一片,刺得人睜不開眼,直接反射到后面樓層的住戶家中,“原本這是為了做好樓頂防水,但防水工程做成這樣,反而影響了正常生活。”
物業:三種解決方案,將征求業主意見
記者隨后聯系到了負責該小區的同創物業。物業相關工作人員反饋,本次施工動用的是公共維修基金,已向全體居民進行了公示。針對居民反映的屋頂的光污染等問題,已和施工方進行了溝通。施工方回復了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辦法是不用處理,防水材料一年后會自然變黑。該防水材料為新型材料,具有防紫外線和隔熱功能,質保時間長,以前油毛氈等防水材料已淘汰。該新型材料在一年后自然變黑色。第二種辦法,驗收過后,施工方可以撕去防紫外線皮層,只留防水層(黑色),無反光。第三種辦法就是在此基礎上涂刷黑色防水材料,避免反光。
同創物業表示,到底采取哪一種解決方案?他們將在業主微信群中公開征詢意見。
專家:不及時處理或將構成民事侵權
長期從事合肥市老舊小區改造建筑施工的專業人士認為,貼這種防水貼“治標不治本”,效果也不能維持長久。“想要徹底解決屋頂的滲漏問題,需要處理大瓦下面的基層,找到漏點,注漿封堵。之后,再貼上這種防水貼,并涂刷上黑色防水材料。”
安徽世邦律師事務所劉恩泉律師表示,《民法典》中第294條、第1166條有相關規定,樓頂防水材料反光,屬于白亮污染、人工白晝污染,是光污染的一種情況。
長期處于這樣的強光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小區居民視網膜衰退,損害視力,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起居、住宅安寧,這就構成了民事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