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山西省太原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太原市促進知識產權創新發展若干支持政策(2020-2023年)》(以下簡稱《支持政策》)新聞發布會。《支持政策》從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轉化效率、金融服務能力、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水平和知識產權服務能力5個方面提出了26條具體支持措施。太原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對政策進行了解讀。
2020年6月,太原市成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之一。太原市專門印發了《太原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3 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力爭到2023年,基本構建起要素完備、體系健全、運行順暢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基本實現知識產權與創新資源、金融資本、產業發展的全面融合。
10月22日,太原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支持政策》,其出臺是太原市踐行《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要求的具體安排,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之一。
據介紹,《支持政策》是近年來太原市在支持知識產權發展方面內容最全、力度最大的政策文件,是對《實施方案》的細化和補充。其中包括:對年度獲得專利授權量達到200件以上、100件以上200件以下、50件以上100件以下或發明專利授權量20件以上的專利權人,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擇優對新獲得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認證的單位給予補助,按照不超過實際認證支出費用的原則,金額不超過10萬元。政府與銀行、保險、擔保、評估等機構共同設立不低于3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對以專利、商標、版權為質押物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的金融機構,給予融資額度2%的風險補助,同一機構每年補助不超過500萬元;對銀行等金融機構面向科技創新類中小微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且單家企業貸款金額500萬元以下的,給予金融機構不超過貸款企業未償還本金部分80%的風險補償。(記者馮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