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科技冬奧、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接訴即辦“每月一題”等工作介紹情況。
2021年,北京市落實“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要求,把接訴即辦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主抓手,建立“每月一題”機制。“基于上一年接訴即辦的民生大數據,聚焦市民訴求集中的12大類27個問題,我們抓住共性問題推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孫舫介紹,這27個問題由12個市級部門牽頭負責,全年共完成600多項任務,出臺110多項政策法規,辦成了一批實事好事。據第三方機構公眾滿意度調查顯示,27個問題全年治理整體滿意度為91.31%。
孫舫透露,新的一年,聚焦職責交叉、基層難以破解、亟需改革的問題,“每月一題”選取了老樓加裝電梯、居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集中供暖不熱等17個高頻共性問題。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今年更多從政策層面、制度層面來破解難題。”孫舫解釋,通過明確重點點位,本市將探索場景治理,比如居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建設問題,擬摸清全市電動自行車底數,基本實現小區、村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全覆蓋;未雨綢繆冬病夏治,實現未訴先辦,比如農村地區煤改清潔能源后期運行管護問題,會梳理去年采暖季突出問題,制定冬病夏治有效措施;加強科技賦能,推進社會共治,比如餐飲行業食品安全問題,擬持續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推動加強社會共治。(記者 孫杰 任珊 王廣燕 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