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讓全世界體育愛好者的目光聚焦東京。行業數據顯示,在我國,體育旅游市場正在逐步擴大。記者采訪了解到,體育旅游能讓游客有更好的參與感,受到廣泛歡迎。而另一方面,參與體育旅游項目可能存在安全風險,需要做好安全保障。
記者在多家旅行社發布的旅游線路中看到,“景區+露營漂流徒步”廣受歡迎,這種線路以短途游為主,時間多為1~2天。“火山露營”“草原徒步”“騎馬專線”等線路尤為熱門,近期的名額基本飽和。“夏天參加漂流項目的游客很多,去往海拔較高景區徒步的線路也比較受歡迎。為了保障游客安全和旅游體驗,我們每期線路都有人數限制。”北京一家戶外運動機構的領隊阿軍告訴記者。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副教授張佑印認為,體育旅游熱源自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兩個方面。游客已經從“看山看水”向“游山玩水”轉變,景區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開展體育旅游項目,能留住游客,延長游覽時間。
“在傳統的旅游方式里,游客往往是旁觀者,而體育旅游能讓游客變成主角。”有7年戶外運動帶隊經驗的布丁說。他曾帶過一支120人的隊伍前往庫布齊沙漠進行為期6天的野外挑戰。在布丁看來,沙漠之旅不單是進入沙漠那幾天的經歷,前期準備和安全保障是體育旅游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全程參與其中才能體會到戶外探險的樂趣。
據了解,近年國內不少省市出臺政策發展本地體育旅游產業。但在張佑印看來,當前體育旅游業的針對性政策相對不足,很多業態都是在“打擦邊球”,沒有完善的政策和標準。張佑印建議,相關部門要出臺體育旅游標準,尤其是各體育旅游單項活動標準,還可以通過創建體育旅游示范區(省、市、縣)、體育旅游示范景區等工作,推進體育旅游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健全人才培養體系,鼓勵體育旅游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明星企業,這樣才能留住人才。(郜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