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清廉力量打造特色村
漫步山體公園、游步道,享受美麗鄉村的休閑時光;駐足廉政文化長廊,感受小村“崛起”背后的清廉力量……眼下,來到青山頭村的游客日漸增多。
誰曾想到,眼前這個特色體育村,之前是個遭人嫌棄的“臟亂村”。如何凝聚人心,把村莊的“漏洞”補起來?青山頭村堅持以鄉風文明建設為根本,弘揚清廉文化,打造“清廉村居”護航美麗鄉村建設。
以“村民說事”為載體,青山頭村在蔣秋軍的帶領下推行陽光村務,實行民主決策。村干部“曬事”,談心交流落實處;建成法治文化園和廉政文化長廊,宣傳清正廉潔育新風;“公開欄”逐一公開事項,村莊工程項目流程清單一目了然。
村風正,人心齊,村里大刀闊斧地推動基礎項目建設。以“休閑體育”為主題,該村打造了集500平方米籃球場、350平方米門球場、1000平方米籠式足球場、1000平方米休閑廣場及200多米健身步道為一體的“四場一道”大型體育中心。同時,該村加強交通、水利、園林綠化基礎設施建設,修建山體公園,澆筑6條通村道路,形成總長5000米的交通路網。
建強支部堡壘構建法治村
青山頭村由青山頭、炮臺下、下陳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300多戶1000多人,人員密集,入室盜竊案件頻發。蔣秋軍2013年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定決心搞平安建設。在村里的出入道口、主要場所安裝了高清監控攝像頭,并“點亮”村內路燈,消除了安全死角。蔣秋軍以身作則,組建黨員巡邏隊,以村干部、村組長和村民代表為主,4人一組每日檢查路口、公共場所監控設施。幾項措施多管齊下,村里入室盜竊就保持在零發案狀態。
蔣秋軍不定時開展“流動說事”,聽民聲、問民計、解民憂。2019年,臺風“利奇馬”來襲,蔣秋軍在巡邏查看災情時看到許利國家的鋼制大棚倒塌一片,心里一緊——這兩年許利國一家就靠著幾畝“紅美人”過活,現在大棚傾倒嚴重,如不搶救,一年辛苦將白費。風雨交加中,蔣秋軍發信息、打電話。不一會兒,十幾名黨員、村干部拿著工具來了。“別擔心,新棚子搭好,‘紅美人’還能繼續生長。”黨員黃秀兵拍拍許利國的肩膀說。
扶危濟困譜寫愛心曲
蔣秋軍在認真謀村事的同時,還堅持用自己的醫術為村民醫病痛,創辦養老院為失能老人養老。
走進蔣秋軍的鄉村診療室,他正忙著為患者檢查。貴州人楊某拿著一面錦旗,上門來感謝蔣秋軍。原來,楊某患有腰痛病,妻子也有慢性病。因為家庭負擔重,他一直欠著蔣秋軍的醫藥費。了解到楊某孩子在上學,蔣秋軍不僅免掉了其費用,還拿出3000元給楊某孩子當學費。
類似的“小事”,在蔣秋軍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多不勝數。只要是家里沒人照顧、沒有收入來源的老人來診所打針,他就不收錢,有時甚至還開車上門,為孤寡老人免費看病。這么多年來,蔣秋軍為患者減免醫藥費近20萬元。
蔣秋軍心系患者贏得了百姓點贊。“像蔣醫生這樣無私奉獻的醫生真是少見,我經??吹剿麕椭迕?。”村民蔣祝成告訴記者。
“在從醫生涯中,我看到不少老人無依無靠、重病纏身,便萌生了辦養老院的想法。”2011年,蔣秋軍在青山頭村開辦了幸福一家養老院,每年能接收40多名老人入住。當時,全縣還沒有村級的私人養老院。
“這個老人肺不好,呼吸比較困難,需要經常帶他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那個老人整天只能躺床上,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需要全護理。”……據悉,幸福一家養老院接收的大多是失能老人。對于每名老人的情況,蔣秋軍如數家珍。(記者徐欣 通訊員胡青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