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省氣象臺發布沙塵藍色預警:12小時內全省大部或有揚沙。一時間,太原市狂風大作,沙塵滿天飛舞。此時,太原市環衛清潔和生活垃圾轉運中心(丈子頭站)副主任劉園園,和同事們堅守在一線,查看每名垃圾車司機的健康碼、行程碼、時空安全碼是否合格,保障生活垃圾正常運出。
太原市環衛清潔和生活垃圾轉運中心(丈子頭站)位于太原市杏花嶺區臥虎山公路161號,離市區較遠。該中心負責太原市杏花嶺區、尖草坪區及迎澤區生活垃圾的轉運、壓縮工作,日轉運生活垃圾1600余噸。
太原報告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對相關區域實行封(管)控區分類管理。同時,太原市城鄉管理局按照相關要求,對封控區的生活垃圾全部參照醫療垃圾的處置標準,采取專人收運、專車直運的方式,并與醫療垃圾一起采取高標準焚燒,實現百分百無害化處理。“按照要求,尖草坪區的生活垃圾不再進入丈子頭站,雖然量少了,但對司機‘三碼’的檢查更嚴了。”劉園園介紹,中轉站每天凌晨1時開始接收、轉運生活垃圾,中午12時結束,其間有上百輛垃圾車陸續進站運送垃圾。2月28日、3月1日、3月2日,她和黨員干部輪流連續幾個晚上不休,嚴查進出司機的“三碼”,“黃碼”司機一律不得駛入。
垃圾轉運中心現場,每輛進入的垃圾車經過地秤過秤后,緩緩駛入泊位大廳。大廳里幾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引導司機將垃圾傾倒進容器內,一字排開的10個泊位已被“占領”好幾個。
轉運中心主體壓縮處理工藝為垂直壓縮工藝,垃圾運送車通過稱重,由西邊的引橋進入轉運收集大廳,通過系統自動派位將生活垃圾傾倒至指定容器后,再從東邊的引橋駛出,容器內的垃圾進行壓縮后,由中心轉運車輛轉運至山西環晉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在陽曲縣)。“每輛車用時不到5分鐘即可離開,不會出現擁擠現象。”劉園園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垃圾轉運中心有30多輛轉運車,按規定,所有垃圾日產日清、及時處置。就這樣,12個小時內,轉運車又將全部垃圾轉運出去。
這么多的垃圾聚集在一起,會不會發臭呢?劉園園介紹,車間內設立了除塵除臭系統,能有效控制轉運車間的有關污染面及卸料間內垃圾傾倒時產生的粉塵、散發的臭味,定向收集、處理,實現垃圾中轉站粉塵、大氣污染物、惡臭污染物達標排放,達到環保要求。
轉運中心大部分是男員工,作為女負責人,她凡事親力親為,以身作則,不怕苦不怕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轉運站里的“一枝花”。(記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