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來到第14個年頭,這是中國農產品第一次在全年最重要的商業盛事中成為主角。通過“雙11”,中國廣袤的鄉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注意力資源,使之能夠真正被大眾所看見,并建立起積極的鏈接,進而產生潛在的商業可能與商業價值。讓更多鄉村地區的人、物、事、景被看見,并以此為契機,促進鄉村地區物產和資源的轉化、變現,從而幫助產源地農戶解決就業、增加收入。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雙11”期間讓農產品成為“主角”亦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為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10年來,中國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環節升級、全價值提升、全產業融合,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雙11”讓農產品當主角,算得上鄉村振興之產業振興的具體舉措。電商直播的營銷方式,改變了農產品銷售的傳統結構,以數字化推進農產品銷售,進而帶動農產品的集約化發展、高質量發展,系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有力舉措,實現了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的主旋律,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綜上所述,“雙11”讓農產品成為主角匯聚了多方力量,聯合有影響力的伙伴,助力各地農人和農產品獲得全社會關切,共同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同時,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商業渠道,這是一種“造血式”鄉村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對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升級、農民增收致富的助推作用將日漸顯現。而平臺所展現的“連接”與“協同”能力,亦是其落實社會責任的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