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昨日,人民銀行公布最新一期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信息。
人民銀行表示,51家支付機構所持《支付業務許可證》到期。此前,46家支付機構向人民銀行提出續展申請。人民銀行依法合規審查了有關申請,決定續展40家支付機構,中止審查6家支付機構。5家支付機構未提交續展申請,后續將有序退出支付市場。
圖表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據了解,6家被中止審查的機構分別為寧波銀聯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銀生寶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上海商聯信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
上述機構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人民幣銀行表示待相關中止情形消失后,才將恢復審查。
此外,5家未提交續展申請的公司則分別為河北一卡通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廈門易通卡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便利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錦江國際商務有限公司、上海申城通商務有限公司。
據業內人士分析,寧波銀聯商務有限公司、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等機構此次中止《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的審查,或與“非銀支付新規”的上述要求有關。
今年1月20日,為加強對非銀支付機構的監管,規范非銀支付機構的行為,人民銀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的征求意見稿,被業內稱為“非銀支付新規”。
新規提到,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將對非銀支付機構主要股東和控股股東進行背景穿透式監管,同一法人不得持有兩個及以上非銀行支付機構10%以上股權;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非銀行支付機構。
據悉,當前已有多家旗下擁有多張支付牌照的公司正在進行內部業務整合或轉讓相關主體公司。其中,一些機構已有進展。
除受到“非銀新規”影響,此次未提交《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續展申請的5家機構中,還有4家機構(河北一卡通、廈門易通卡、上海便利通、上海申城通)支付牌照的經營范圍為預付卡業務。
且據人民銀行披露的信息顯示,廈門易通卡為今年11月22日主動注銷的其支付業務許可資質。
而包括廈門易通卡在內,年內已有5家機構主動注銷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牌照,除了易通卡公司,還有山西金虎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安徽皖墾商務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大千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及中網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在“斷直連”“備付金集中繳存”等監管政策和移動(線上)支付快速發展的影響下,預付卡機構的盈利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加之展業范圍受限,地方性預付卡牌照價值所剩無幾,或將會有更多機構主動注銷地方性預付卡牌照。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預付卡支付機構主要場景局限在某一城市的地鐵、公交、便民設施等,場景布局較為單一,而與之相比,支付巨頭在獲客、服務、技術等方面都比較成熟。因此,這些支付機構主動注銷牌照是市場自發的行為,亦是優勝劣汰的正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