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中央有部署,基層有行動。如今,走到重慶市渝北區王家街道茍溪橋村,你會發現,村里閑置的土地被利用起來了,種上了各種果樹;村子里廢棄的房屋被整修了,變成了獨具巴渝特色的小洋樓;村子里整潔干凈了,村民們就近務工的夢想變為了現實。而這些改變都源于街道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
新起點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擔當。當前,王家街道一方面依托轄區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加強對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宣傳,讓更多村民聽到黨的聲音;另一方面,抓好抓實鄉村振興這根繩索,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到每項工作中,做大產業蛋糕、提升群眾幸福感。
院壩里開起宣講會 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天這個宣講活動非常接地氣,我們書記講得也非常生動,讓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了黨的百年歷程,更加堅定了我們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奮勇前行,進一步發展好我們的產業,讓我們的村子越來越好。”
11月17日中午,在茍溪橋村6社院壩里,村黨總支書記茍春蓮帶著村里的黨員、群眾一起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結束后,老黨員杜永貴說。
茍溪橋村的“面對面”的宣講,僅僅是王家街道開展學習十九屆六中全精神的一個代表。據介紹,在今年黨史學習教育中,王家街道就組建了“理論麻辣燙”宣講隊伍,宣講隊成員深入村居、居民院壩,面向黨員、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法治宣傳等宣講120余場,開展送流動文化服務進村12場。
接下來,該街道還將依托轄區內打造的黨史學習站點,組織宣講力量深入各村社廣泛開展理論微宣講活動,切實推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王家街道落地生根、入腦入心。“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沉浸式的宣講,讓村民們從歷史中產生共鳴,切身感受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進一步增強家國情懷,這也是對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化和拓展。”該街道宣統委員馬雪表示。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 做大村民的產業蛋糕
“看著這些荒廢的地被利用起來,說實話,我心里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啊!”村民李如全看著村里的日益紅火的產業,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鄉村振興最關鍵的是產業的振興。而農村發展產業,需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不能“一刀切”。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王家街道根據茍溪橋村山地丘陵的地形和缺乏年輕勞動力的現狀,將村里的463畝荒山、荒坡集約起來,統一規劃改造成為了能夠規模化生產的宜機化田,并培育血橙、沃柑、大雅、“愛媛38”、明日見等五大優良品種。
隨著村里產業的不斷壯大,村民們也逐漸享受到了產業“蛋糕”帶來的甜頭:以土地入股的村民每年保證有最少500元的收益;依靠務農技術,在經果林內做工,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創收。
“接下來,我將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到每項工作中,朝著讓產業更大、農民更富的目標,邁向全面鄉村振興的‘新賽場’”該街道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街道將通過加強管護、拓寬銷路兩條腿走路,進一步做大轄區內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旅游。一方面,繼續做好苗木管護工作,另一方面,依托海領農產品交易市場、干部職工微信群等線下線上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同時,結合梨子灣人居環境示范點,打造文旅鄉情館,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承接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形成集瓜果采摘、文娛休閑于一體的新型鄉村。
全面推進環境整治 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這樣的美麗變化,也在王家街道上演。
初冬時節,走進王家街道的梨子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古樹婆娑,溪水潺潺,灰瓦白墻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墻面上依次畫出了二十四節氣…… “我們這里住起很安逸,城里的親戚到這里來都羨慕得很。”提到現在的居住環境,當地村民魏華明難掩自豪之情。
原來,為了提升轄區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近年來,王家街道投入了數百萬元整治資金,按照“抓點、帶線、促面”的思路,以房屋整治為重點,以農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要內容,實施“八改六化”。街道按照實施方案統一標準,群眾自愿參與的原則,公共區域部分由街道統籌安排,在財政預算資金范圍內實施。其中,農戶個人整治部分由財政出資90%,農戶自籌資金10%,按照農戶自愿申請、街道統一規劃、農戶委托施工的方式進行整治,對室內廁所、廚房和管線進行改造,實現了布局合理、安裝規范、干凈整潔、功能完善的目標。
2015至2021年,王家街道改造農村危房1089戶,實施農村舊房整治提升318戶。“接下來,我們將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舉措,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帶頭帶動作用,推動‘黨建引領、干部帶頭、保潔管理、全民參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建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楊薈琳 劉戀 任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