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17日,記者從新區企業中海油服獲悉,海洋油氣勘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物探裝備研制與技術分中心在中海油服天津產業園正式揭牌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海洋油氣勘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謝玉洪受邀與中海油服物探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海洋油氣勘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物探裝備研制與技術分中心主任周濱共同進行揭牌。
據了解,我國早期海洋油氣勘探主要以對外合作為主,過去很多核心技術和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為提升我國海洋油氣勘探自主創新能力,國家發改委于2011年批準組建了海洋石油勘探國家工程實驗室。2021年底,實驗室通過國家發改委優化整合驗收,正式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新序列,并更名為海洋油氣勘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唯一從事海洋油氣勘探技術研發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
今年7月8日,工程中心第一屆理事會、技術委員會會議在北京順利召開,明確了將物探裝備研制作為重要技術發展方向之一,由新區企業中海油服物探事業部作為海洋油氣勘探物探裝備研制與技術分中心的依托單位。
據介紹,中海油服物探事業部歷經近20余年的持續技術攻關,攻克了一系列海洋油氣勘探領域的關鍵核心裝備和技術,陸續研發出“海亮”拖纜地震采集系統、“海途”綜合導航系統、“海燕”系列水鳥以及“海源”氣槍震源控制系統,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海上油氣勘探核心裝備的國產化。接下來,中海油服物探事業部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與優勢,持續加強推進海洋油氣勘探物探裝備研制與技術研發,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打破西方公司核心裝備技術封鎖,推動我國海洋地震采集裝備實現國產化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