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倉報告密集出爐
受7月網絡安全監管以及教育行業“雙減”政策影響,近一個月,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受到重挫。6月30日至7月30日,標普美國中概股50指數下跌了20.1%,同期標普中國A50指數和標普中國500指數僅分別下跌12.8%和9.4%。在美國和中國香港上市的中概科技企業股價下跌最為顯著,“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Nasdaq GoldenDragon China Index,涵蓋美國上市的中概互聯網企業)和恒生科技指數整月分別下跌22.0%和16.9%,而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A股科創50指數分別漲1.2%和0.2%。據了解,7月單月美國上市中概股市值縮水超4308億美元。
在這個時點,每個季度公布的持倉報告(13F文件)更是備受投資者關注。所謂13F文件,是由管理1億美元以上的股權資產機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該機構持有美國股權的情況以及資金的有關去向。需要提交13F文件的機構包括對沖基金、信托公司、養老金、保險公司等。
也就是說,通過13F文件,投資者不僅可以看到華爾街最權威投資機構的持倉情況,還可以看到各大明星股被投資的情況。
大量明星公司被加倉
從近期密集披露的13F文件來看,中概股并未淡出主流投資視線。據美國證監會SEC的官網,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高瓴美股持倉總市值達9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28億元人民幣。相比一季度末的101.2億美元,高瓴持倉規模環比下降4%。自2020年末起,這家私募巨頭的美股投資呈現持續縮減態勢。值得一提的是,百濟神州、拼多多、愛奇藝、天境生物、京東等中概股仍然位列高瓴的前十大重倉股。其中,高瓴的頭號重倉股是百濟神州。自2014年起A股輪融資開始,一直到登陸美港股IPO,高瓴全程參與了百濟神州的投融資。
此外,高瓴此前一度減持阿里巴巴,上個季度末持倉量為13.6萬股,二季度末增至71.3萬股。高瓴對兩只新能車股也在大幅加倉。蔚來汽車持倉量由12.7萬股增至85.9萬股,小鵬汽車持倉量由65.9萬股增至89.7萬股。此外,二季度高瓴建倉滴滴,持股量301.6萬股。
摩根大通也遞交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二季度持倉報告。該機構同樣新建倉了中概股滴滴,持倉市值約3.58億美元; 新建倉BOSS直聘,持股總市值約1.22億美元。不只是摩根大通,花旗公布的13F報告之中也出現了BOSS直聘的身影。從持倉來看,第二季度,花旗集團新買入的標的包括BOSS直聘等,增持貝殼、拼多多、B站、京東、阿里巴巴看漲期權。
與此同時,全球頭號對沖基金——橋水基金最新持倉情況也浮出水面。今年二季度橋水加倉了1.6萬股阿里巴巴,目前,該股位居橋水前十大重倉股之列。此外,拼多多、貝殼、嗶哩嗶哩、百濟神州、陸金所、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中概股獲得不同程度加倉。中概教育股方面,橋水對好未來和新東方分別減持8500股、3.9萬股,目前,橋水仍持有51.9萬股好未來、204萬股新東方。
不會錯過中國發展紅利
粵開證券研究員羅志恒指出,近期中概股大跌的表層原因在于嚴厲的行業監管政策等事件性沖擊,深層次原因在于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當前發展邏輯的再認識。國內針對平臺經濟、教育培訓行業的監管政策調整,都是為了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保障社會民生的應有之義。但市場恐慌放大了國內行業政策的負面影響,海外投資者在形成共識之前容易過度反應。
平安證券也表示,現階段中概股所遇沖擊主要源于“不確定性”,待更多信息浮出水面,本輪中概股異常波折的走勢有望回歸正軌。
近幾年來,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曾多次表達看好中國資產的觀點。今年以來,盡管中概股出現劇烈波動,但達里奧表示,投資者不應該對市場短期波動感到憂慮而賣出中國資產,最終錯過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不過,目前頭部資金的關注大多集中于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巨頭或明星企業,而在聚光燈之外,不少小市值中概股在資本市場生存日益艱難,重壓之下退市另覓出路或是無奈之舉。(記者 江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