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泗陽始終把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突出建基地、抓效益、扶龍頭、樹品牌,為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12月21 日,記者來到城廂街道五堆社區蔬菜種植基地看到,雖然眼下已入寒冬,但在這里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萵苣大棚內,種植戶們正忙著采收、搬運、捆扎、裝車運走販賣。
種植戶 張美云:我家種五畝多地萵苣,每天一早就起來弄到九、十點鐘,收割一千多斤,現在行情比之前高好點。現在七毛錢一斤,之前才四五毛錢一斤,到年底估計能一塊錢一斤,五畝多地到年底能賺三萬多塊錢。
萵苣生長周期短,管理便捷,生產成本較低,每年可種植三茬作物。目前城廂街道五堆社區共種植萵苣1800余畝,種有火鳳凰和鋤頭兩個品種,每天可收獲3噸左右的萵苣。采摘后的新鮮萵苣由菜商在地頭直接打包拉走,主要銷往周邊城市,如:淮安、宿遷、揚州等地。
菜商 王正剛:每天一大早特地從淮安那邊過來,每天能收8000斤到10000斤左右,質量方面也還可以,價格在這邊收六七毛錢一斤,到家里賣能賣七八毛錢,多的時候一塊,銷量還可以,正常每天一車。
近年來,城廂街道五堆社區把發展蔬菜種植作為穩定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要措施來抓,全社區共有設施大棚2400余畝,種植萵苣1800多畝。萵苣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
城廂街道五堆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張耀峰:從現在到過完年三四月份都有萵苣上市,預計每畝地收入在2千到3千元。(下一步)我們與美潤、滿嘴香、盛虹建立合作,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和幾大院校建立技術上的合作,提高農民種菜技術,打造五堆品牌,使農民增收增效。
城廂街道五堆社區的萵苣喜獲豐收,愛園鎮丁窯村五十畝蔬菜基地里的大白菜也迎來了第一茬收獲。早上八點,蔬菜基地里已經有不少工人穿梭其中,大家趕著收割一千多斤的大白菜運到縣城的農貿市場銷售。
村民 唐秀芹:早上六點半到這里,做到上午11點,統一下班,下午一兩點上班到六點左右,一天工資錢五六十塊錢,反正干活還可以,不是太累。
基地里的每一棵大白菜都長得個大飽滿,這要歸功于良好的田間管理,蔬菜基地負責人,同時也是丁窯村黨支部書記的張凡介紹說,他們基地的蔬菜主要施用有機肥農家肥,地勁兒十分足。大白菜質量好、產量高,市場行情也走俏。
愛園鎮丁窯村黨支部書記 張凡:我們現在每畝地的大白菜產量達到一萬斤,每斤八毛錢,去掉成本利潤的話,四毛錢一斤。
據了解,丁窯村這片蔬菜基地除了種植大白菜,還種有包菜、芹菜、小青菜、萵筍等不同種類的蔬菜。豐收時節,基地正常有四五十人就業,而在平時,也能吸納村里的二十來人就業。
愛園鎮丁窯村黨支部書記 張凡:下一步,我們準備讓老百姓入股的方式,分配給老百姓,我們提供銷路,提供管理,提供技術,老百姓提供勞作,后期我們以分成的形式分給老百姓,有部分利潤分到村集體的頭上,這樣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了。
眼下,泗陽各鄉鎮(街道)都在全面發力,引項目、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積極打造"一鎮一特、一村一品",一個個特色化、規模化、現代化農業項目正不斷涌現,繪出鄉村振興新篇章。(記者徐徐 姚娣 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