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網訊(記者 孫敬婷 攝影報道)近年來,中塘鎮在發展特色現代農業養殖項目中,大力發展蛋雞養殖業,引進現代化、規模化的養雞項目,既做大了產業,又促進了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蛋雞養殖實現自動化
在中塘鎮百盛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雞舍里,工作人員正在使用專業的儀器測量風速。“給雞舍測量風速,實時監測雞舍的空氣條件,這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工作。”中塘鎮百盛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介紹。
站在雞舍里,卻聞不到刺鼻的臭味,這得益于自動化設備,糞便不落地,被傳輸帶自動送進集污池。“以前設備比較落后,都是人工挖糞,人工上料,設備跟不上,養殖量也上不去。”中塘鎮百盛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樹峰說:“現在不到10個工人養著20萬只蛋雞輕輕松松”。
雞住“樓房”,雞蛋自動傳輸,雞糞自動清理,喂養、調溫等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百盛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徹底顛覆了傳統的養雞模式。
“以前的蛋雞以散養為主,管理粗放、效率低,工人頻繁進出雞場,會影響蛋雞生長發育和產蛋量,同時還可能帶入病菌。實施智能化養殖后,這些問題解決了,合作社的效益也越來越好。”馬樹峰邊說邊為記者演示設備如何操作。
“通過自動化設備,保證雞舍環境的舒適度。科學養殖、營養均衡,保證雞的健康,這樣就保證養殖的雞產的蛋質量高。”馬樹峰說。
自動化養殖之后馬樹峰更加嚴格地把控飼料的質量,建立管線系統,使飼料從混合、研磨、攪拌到投喂全程不落地。飼料庫里,馬樹峰拿起金燦燦的玉米粒對記者說:“我們首先要對玉米進行色選,把玉米當中質量不好的全都篩選出去,然后再與豆粕等科學比例混合,保證雞吃得干凈、營養。”
蛋雞養殖增添新鮮活力
在中塘鎮同樣實現自動化養殖的企業共有9家,鴻福養殖場也在其中。“我們現存欄有12萬只蛋雞,日產量在11萬枚雞蛋左右,年產量大概在4000萬枚雞蛋。”中塘鎮鴻福養殖場負責人王紅霖說。
幾年前,王紅霖從父母手中接過經營了20多年的養殖場。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他希望改變以往主要靠線下銷售的模式,作響品牌,發展“線上”電商市場。“現在網絡十分的發達,我就想通過網絡渠道做一些線上的銷售,而且中塘鎮政府也是在努力地給我們尋找渠道,我很有信心。”王紅霖說。
蛋雞養殖促進農民增收
蛋雞渾身都是寶。蛋雞可以外銷,雞糞做成肥料賣給農戶,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生產、銷售一體化,養殖效益最大化。
“在中塘鎮,規模化的蛋雞企業每年在周邊采購幾百萬斤的玉米,并以低廉的價格把肥料出售給當地農戶,也為咱們當地作一點貢獻。”王紅霖說。
在王紅霖的雞場上班的10多名工人基本上都是周邊村的村民。“自動化后,人工只需要做一些裝箱、打包等簡單的工作,這樣一來對員工的年齡等方面要求寬一些,盡量多聘用周圍的村民,也是帶動咱們當地的就業。”
蛋雞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中塘鎮現有蛋雞存欄量120余萬只,年產鮮蛋21600噸,通過不斷梳理蛋雞產業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整合企業、合作社、養殖戶優勢資源,保持了全鎮蛋雞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加速推動鄉村振興進程。
“下一步 中塘鎮將繼續積極探索蛋雞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新模式,逐漸形成整體采購、分等級出售、蛋品保鮮、物流配送的新型模式,探索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為雞蛋銷售找到新渠道、新方向,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實現新突破。”中塘鎮副鎮長陳婷說。